付金榮:用熱愛構(gòu)筑新聞篇章 |
2017/8/25 |
為期四天的銅川礦業(yè)公司2017年度新聞輿論通訊員培訓班在緊鑼密鼓中落下了帷幕?;叵肜蠋焸円粋€個精彩的授課片斷,我收獲頗豐,感慨良多!
做任何事情沒有熱愛是干不成的。學生不熱愛學習,走向社會很難有發(fā)展空間;工人不熱愛勞動,在工作中就會出現(xiàn)差錯;在崗職工不熱愛崗位,就會被社......
|
陳景勝:真情抒大愛,傳遞正能量 |
2017/7/16 |
我,今年62歲了,1955年5月5日出生在徐州,1975年參加工作,1997年入黨,2004年內(nèi)退,2015年6月從邳州港有限公司退休。退休了干點什么呢?一邊照顧父母,一邊發(fā)揮寫作特長,退休不退志,積極發(fā)揮余熱。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的沖動,一種感恩的真情,在全身涌動,感染著每一個細胞。邳......
|
剛剛,我的新聞作品被“兩報”采用 ——企業(yè)一線通訊員的寫作入門感悟 |
2017/7/6 1 |
剛剛,我近一個月來在《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中國煤炭報》被采用了5篇拙稿。這些作品能被兩報采用,源于最近我在反復閱讀中國安全生產(chǎn)網(wǎng)《編釆之友》里的文章,其間,我被福建龍巖市永定區(qū)林矩鴻老師的《從“下里巴人”走向“陽春白雪”》基層通訊員的......
|
“夢”在堅持中 ----記湘煤集團優(yōu)秀通訊員祝芒成 |
2017/7/5 1 |
“祝芒成的人物通訊《綻放在煤海里的青春夢》獲得了《湘煤集團報》優(yōu)稿。”2017年7月,一條喜訊傳遍了周源山礦。該礦職工家屬一個個點頭稱贊,都翹起大拇指說:“那小子,真行”。
祝芒成連續(xù)6年評為礦優(yōu)秀通員,2015年評為......
|
馮寶鶴:一如既往腳踏實地的干下去 |
2017/5/15 |
我叫馮寶鶴,今年31歲,2008年參加工作,一步步走來,感謝河南能源給我提供的平臺和機遇,讓我從一個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慢慢成長為一名管理干部。在當前集團公司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征程中,我將一如既往,腳踏實地的干下去,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為企業(yè)多做貢獻!
記得當時,我剛大學畢業(yè),被分到鶴煤九礦......
|
宋彩英:崔振文先生的晚年生活 |
2017/4/22 |
一日,領(lǐng)導給了我一份手寫的稿件,字跡清晰雋秀,我很是驚奇,心想這都信息時代了,竟然還有人手寫稿件。領(lǐng)導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說:“這是一位八十五歲高齡的老人寫的稿子,老人家寫篇稿子不容易,家住北河送稿更是不方便,如果老人需要投稿,我們可以上門去取,給老人創(chuàng)造方便。......
|
王立民:新聞三昧我的良師益友 |
2017/4/7 1 |
新聞三昧25年我沒有拜讀你了,久違了,我的良師益友。
幾天前,我開書櫥查資料無意中發(fā)現(xiàn)你,這不由“勾起了”我對你美好的回憶,那時井亭煤礦形勢一片大好,宣傳報道工作如火如荼,礦上為了培養(yǎng)通訊報道員,每年都要選送幾名具有寫作能力青年去棗莊《礦工報》參......
|
張長生:回 歸 |
2017/3/14 |
“久不提筆多忘字”這一點也不假,才個把月沒有伏案,便找不到爬格子的感覺。乍一拿起筆來,卻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怎樣表達筆者此時此刻的思想感情,這正如心底時常有個聲音在質(zhì)問我一樣,“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懵懂不知所措,幾番思量后才......
|
車間走來的優(yōu)秀通訊員 |
2017/1/9 9 |
郝磊,2005年前,他是冀中能源邯鄲礦業(yè)集團云駕嶺煤礦機修車間的一名青年工人。那時,工余他愛寫作,他的小稿接二連三地見于報端,這一小小的亮麗,進入領(lǐng)導和工友的視野,不久組織上安排他到走進礦宣傳部,專職搞新聞。
領(lǐng)導十分器重郝磊,不僅讓他負責新聞報道、還負責正在籌建的礦電......
|
楊金輝:業(yè)余筆耕心亦甜 |
2016/12/20 |
有人愛打牌、有人愛搓麻、有人愛騎行、有人愛上老樹根那些根根叉叉,有的人愛胡吹海掄侃大山,也有人迷上小酒不回家。人生百態(tài),說不清誰會喜歡啥?我退休之后也有了兩件喜歡的事兒,熱愛騎行、業(yè)余寫作。
每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初上之時,也是我在鍵盤上飛快的敲擊,在文海中暢游之時。我......
|
尹志明:年終總結(jié)里的“新聞眼” |
2016/12/17 |
前不久,公司黨委工作部部長要我將發(fā)表的新聞打包給他看一下,看看今年的工作有什么靚點,我說你只要在中國煤炭新聞網(wǎng)的搜索框里輸入我的名字,所有的文章都可以看得到,有沒有靚點一看便知。
新聞講究時效性,而年終總結(jié)卻是對一年工作的總結(jié),時間的跨度較大。從時效性來看,總結(jié)與新聞似......
|
楊景瑞:在新聞宣傳的路上堅定走下去 |
2016/12/9 |
我為新聞媒體撰寫稿件從上個世紀的80年代初到如今,已有30多個春秋歲月了。之所以能一步步走過來,從業(yè)余通訊員到專職新聞宣傳工作者,是一種不懈的追求和堅定的毅力。
堅持學習是我走上寫作之路的不懈動力。16歲的我剛參加工作時,經(jīng)常為單位出黑板報、宣傳欄,平時比較愛看報紙,不......
|
李 麗:選擇遠方 風雨兼程 |
2016/11/10 |
“有一種職業(yè)充滿陽光,那就是記者激情的飛揚。不倦的追求敢上九天去攬月,滿懷著豪情托起奮進的希望。”每當聽到這首《記者之歌》,我心中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小時候,我就有一個夢想,長大后能成為一名記者和播音員。參加工作后,雖然我的工作崗位在基層車間,但我......
|
張新紅:傾聽基層通訊員的成長感悟 “爬格子”三年有余 累并快樂著 |
2016/11/10 |
屈指算來,從事新聞寫作已三年有余。一路走來,一千多天過去了,彈指一揮間,可它卻在我人生的成長道路上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位置,真可謂苦辣酸甜伴我行,累并快樂著……
苦:“爬格子”的艱辛只有通訊員自己知道。寫作不僅要下生產(chǎn)一線采訪,......
|
李國輝:寫作情緣 |
2016/10/29 |
時光悄悄的流逝,不知不覺己過而立之年。回頭看看走過的路,成年后的十幾年,寫作一直是學習、工作的主旋律。一路走來,筆耕不輟。一路走來,喜怒哀樂。暮然回首,既便有怨,但絕無悔。
與寫作的這份緣大概結(jié)于初中三年級。那時候我始終認為平時“兇神惡煞”、少言......
|
張長生:今生難了師徒情 |
2016/9/12 |
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即是四五個師傅的徒弟,又是八九徒弟的師傅,身份雖有些尷尬,但我的情感記憶里卻多了份難舍難分的師徒情。
成長路上都有師傅的幫助
“難舍難分”的師徒情誼得從上個世紀的1994年說起。
1994年9月,我與同級師兄弟......
|
申麗榮:稿 費 |
2016/6/13 |
前幾天,政治部的一位同事告訴我,我的一篇文章被中煤報采用,寄來了四十元稿費,再加上單位的雙倍獎勵,我可以拿到一百二十元稿費,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我的激動和興奮并不是因為這一百二十元錢,因為我不是以寫作為生的撰稿人,稿酬多少我并不在意,寫作僅僅是我的興趣、愛好和一種......
|
唐愛軍:把新聞寫作當成事業(yè)來追求 |
2016/5/27 |
記得2014年那年10月,我評為《中國煤炭新聞網(wǎng)》兩年度的優(yōu)秀特約記者,有幸去重慶參加了表彰會及舉辦的全國煤炭系統(tǒng)新聞干部寫作培訓班?!吨袊禾啃侣劸W(wǎng)》還特邀請了《中國煤炭報》副總編王建民(現(xiàn)為《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總編輯)、記者王成祥等來給我們通訊員講課“傳經(jīng)送寶......
|
謝小玲:永遠的印記 |
2016/5/25 |
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些印記伴隨。譬如長在身上的胎記,那是與生俱來的;譬如名字、譬如傷疤,卻是后來增加的。這些印記,多少包涵著一段機緣巧合,個中總有令人回味的故事。
我的電子郵箱地址是lsxiaoling@163.com。xiaoling,是我名字的拼音,很多朋友問過我:......
|
新聞攝影經(jīng)驗30條,條條管用且拍且珍藏 |
2016/5/19 |
“拍新聞照難,給領(lǐng)導拍照更難”小編整理技巧30條,或許給你的攝影創(chuàng)作有一定幫助。獻給大家。
1、最好不用閃光燈,如果一定要用,請記得帶遮光套,這樣,光線就不會直接打在領(lǐng)導的眼睛上。
2、注意會議背景板、演講嘉賓的一致性,不然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太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