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13日,國內首套最大功率井下智能成套裝備,在太重煤機工業(yè)園試車成功,它標志著我國向“無人采煤工作面”邁出重要一步。
該項目是國家 “十二五”智能制造發(fā)展專項的重點項目之一。設備總重量1萬多噸,項目總投資4.4億元,其中,國家補貼1億元予以支持。它是“十二五”國家智能制造發(fā)展專項中,國家補貼資金最大的項目,表明了對山西煤炭大省實現轉型發(fā)展的重視與支持。
上午九時許,智能綜采成套設備試車開始。記者看到,在100多米長的刮板運輸機和液壓支架之間,一個黃紅鑲嵌的龐然大物——2660千瓦智能采煤機在機器的轟鳴聲中,以每分鐘10米的速度緩緩前行,它上方的液壓支架及下方的刮板運輸機等井下設備,也在一起協(xié)調聯動著,而實現智能控制的則是在這套成套機械設備附近的集中控制中心——兩間不大但布滿了監(jiān)視器、電腦的工作間。
實現少人、無人的智能化采礦,是當前國際采礦界研究的熱點和難點。該套智能成套裝備代表著煤炭采掘業(yè)的發(fā)展方向,也將會提升我國煤機裝備制造業(yè)的整體水平。其最大亮點是:智能化水平高和成套設備大型化。采煤機重165噸,裝機功率2660千瓦,與之相配套的液壓支架、刮板運輸機等也都非常龐大,而且實現了采煤機、液壓支架和運輸系統(tǒng)的智能化控制。
這套設備是由太重煤機、平陽重工、山西煤機、山西科達等八家單位,歷時15個月協(xié)同攻關,在15個核心智能研發(fā)方面取得了突破。綜采成套設備的采煤機能自動完成采煤工藝所要求的各種采煤工序,實現與液壓支架及刮板運輸機協(xié)調控制,具備完善的自診斷、故障預警及通訊功能。采煤機智能化系統(tǒng)包括以DSP為核心的中心模塊、感知模塊、故障分析模塊、網絡遠程通訊控制模塊、安全檢測應急模塊、智能切割模塊、人機接口等功能模塊。通過這些智能化模塊,能有效地實現煤巖識別、滾筒高度自動調節(jié)、牽引速度自動調節(jié),并具有采煤機運行工作狀態(tài)電流、電壓、功率及采煤機關鍵部件的轉矩、轉速、振動、溫度等信號的在線監(jiān)測、診斷、預警功能,反應速度能在0.001秒間作出。
現場指揮介紹說,煤礦綜采智能成套設備的研發(fā)和應用,從安全、高效、集約節(jié)能等方面給煤礦生產帶來全面提升。僅從操作人數來講,最少可減少50%以上,4到5人即可操作整套設備,并且提高了煤層回采率。
該套設備將落戶在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成的千萬噸級安全高效示范工作面,實現采煤機、液壓支架和運輸系統(tǒng)的智能化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