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价格偏低 以煤为例看谁是低价资源受害者 |
|
煤炭资讯网 |
2006-3-4 14:26:51 煤市分析 |
资源价格偏低 以煤为例看谁是低价资源受害者
资源价格偏低 以煤为例看谁是低价资源受害者
06--3--4 |
我国资源价格偏低,而且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给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这是央行日前发布的《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得出的结论。 在各类关系民众生活必需的资源性产品频繁提价之时,央行这份《报告》提供了让资源性产品继续涨起来的合法注脚。该报告可以总结为“低价资源引发的高代价经济增长必须改变”,在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本就稀缺的大国,基础性资源产品的价格长期走低,无法适应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旺盛需求。价格偏低,于是得出应用价格杠杆提价的理论推演。 不过,民众并没有因为当下的资源价格“偏低”而获益,而且在现行的资源低价模式中,民众是最大的受害者。 以煤为例,部分私营煤矿主的暴富与煤矿工人的贫困、煤矿安全事故同步上演,庞大的煤矿工人群体忍受着低收入、高风险的折磨,其权益保护基本荡然无存。资源低价的过度开发,只喂肥了一小撮获取资源开发权的人。从原煤的开采到进入城市居民生活中,煤的价格已经翻了许多倍,每个过手煤交易的利益环节都获得不菲的回报,只有普通城市居民要面临高价煤的无奈。作为煤炭供给的最低端———煤矿工人,和煤炭成本的最终付出者———城市居民,都为所谓的“低价资源”付出巨大代价。 资源供给企业倒不必为资源低价叫苦,它们有足够的国家政策福利护航。从石油巨头获得巨额国家补贴,到有些国企多年不必向国家交纳一分红利,可以看出他们还处于衣食无忧的安康状态中。普通民众反倒要以纳税等形式向资源垄断企业“间接补助”。 随着资源价格调高,民众,作为资源价格偏低的受害者,又担心成为消化所有成本的承受者。央行的《报告》只看到了“低价资源引发的高代价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却忽视了与此并存的“民众廉价权益带来的高代价经济增长”也需要彻底扭转和改善。如果两者只择其一,那么单纯的资源提价就是对民众权益的又一次伤害。
来源:市场报
中国西部煤炭网 晓 舟 |
|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