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价格逐步全面市场化 | |||||
煤炭资讯网 | 2006-6-16 9:33:42 煤市分析 | ||||
煤炭价格逐步全面市场化
06--6--16 今年以来,经过异常激烈的煤电之争,目前除个别煤电企业外,基本上都妥善签订了电煤购销合同,电煤价格的市场化,宣布我国煤炭价格逐步全面进入市场。主要标志是: 一、煤炭价格由市场定价。长期以来,计划发电用煤一直是实现我国煤炭价格全面市场化最大的障碍。今年以来,电煤交易的市场化已经从幕后走向前台,电煤价格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定价,电煤价格市场化成为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建设进程中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煤炭价格的全面市场化。 二、煤炭供求由市场调剂。随着我国电煤价格市场化的实施,煤炭供求关系政府已经不再干预,而是通过市场调节消除不平等的煤炭供求关系,建立科学、合理、平等竞争的煤炭市场供求关系。煤炭生产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控制煤炭产量,价格也根据市场波动调整。通过市场调剂既可推动煤炭生产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多生产优质品种煤,也可促进煤炭消费企业注重科技进步,少消耗优质煤种,以劣质滞销煤种不同程度地代替紧俏的优质煤种。这样,优质煤的销量被削减,劣质煤的消费数量会增加,实现不同煤炭品种的供求动态平衡,煤炭供求关系就通过煤炭市场的规范化运作,达到有效科学调剂的目的。 三、煤价高低随市场变化。今年,由于煤炭价格问题,重点电煤合同迟迟签不下来,个别煤炭企业已经提出中断电煤供应。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就是“计划”和“市场”的博弈,面临着是要“市场”,还是要“计划”的问题。 四、煤价确定的非市场因素日趋弱化。但理顺煤价电价,实现市场调节价格的目标,还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政府还应加强指导并尽快协调,逐步推进电煤价格市场化。这也进一步肯定了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方向。 煤炭供需企业在煤炭价格的定价原则上,坚持供需双方协商定价的基本原则,落实煤炭供需企业协商定价自主权,任何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干预企业自主定价。这是煤炭价格的确定市场化因素不断强化、非市场化因素不断弱化的结果。 来源:市场报 中国西部煤炭网 晓 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