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煤炭多元化之路坎坷几多

煤炭资讯网 2006-8-23 13:51:53    煤市分析
煤炭多元化之路坎坷几多

煤炭多元化之路坎坷几多


06--8--23

煤电之路障碍重重,煤化工之路也并不平坦。治不如防、堵不如疏,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煤炭企业,面对煤炭工业发展的强烈渴望与强大冲力,不能总是等洪水泛滥时去堵决坝之口,应该好好想一想煤炭行业的正确出路。
  当前一个时期,煤化工热成为行业内外瞩目的焦点。从最初企业单打独斗式的单一项目,到风起云涌般的投资热浪,再到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审慎发展,煤化工产业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成长的阵痛。
   
为什么会出现席卷全行业的煤化工热?从表面看,能源总体趋紧,煤化工产品价格攀升、空间广阔是主要原因。从深层次分析,这是煤炭企业在主客观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为自身发展寻求的一条出路。
   
煤与电的联合应该是煤炭行业的一条出路,然而,受多方因素影响,特别是难以打破的行业壁垒的阻隔,煤炭企业进军火电市场的步伐一直没有大步迈出。
   
煤市回暖使企业步出低谷之后,煤炭企业进行了另外的选择——实施优势互补、关联扩张的集团化发展战略。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以煤炭主导产品和煤炭的下游产品,如洗煤、型煤、水煤浆、焦炭所组成的关联多元化,就是煤+简单煤炭下游产品,这是一种纵向的发展模式。 另一种是与煤炭有相互依存关系的横向的产业部门的联合重组。如煤层气、地下水、高岭土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进行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逐步形成以煤为主的多元化产业模式。
   
此外,还有煤炭企业以资本运作的方式进入新产业找出路的深层发展模式。即企业通过采取兼并、控股、参股等形式,强化融资功能,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分散、应变迅速的目的。
   
凡此种种,从实际效果看,短期内取得实效、有发展前景的不少,然而真正能够形成规模、声势的并不多,煤炭行业似乎始终不能摆脱依靠产量来发展的数量型经济的命运。
   
十一五是一个发展的新阶段,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并不仅仅只是口号,也是发展的思路。
   
一次能源的价值究竟按什么衡量?如果按热值算,为什么同等重量的煤炭和石油在热值相差一倍的情况下,价格却相差数十倍?究竟是什么原因不仅让煤炭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还得背负污染环境、破坏水土的骂名?如何发展,才能使煤炭既保值增值,又清洁实用?
   
几经周折,发展煤化工产业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变燃煤用煤,变燃料原料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近两年出现的煤化工热,一个背景是国家经济增长对能源及部分化工产品产生巨大需求。煤炭企业的效益回升,便产生了投资以进一步发展的冲动。而煤化工产品一来可以依托煤炭企业自身的煤炭优势,二来又被认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成为很多煤炭企业的选择。
     
然而,煤化工热浪席卷之际,国家发改委的一纸文件,为煤化工热降了一下温。这样做的一个背景是,国家要进一步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对国民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之下,耗能、耗水、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煤化工项目的集中建设显然也不那么和谐。
     
但国家发改委并没有彻底堵死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之路,审慎发展并不等于禁止发展。然而即便可以按照煤炭企业的思路来发展煤化工,谁又能保证在这些项目全部投产之后,煤化工产品的市场依然紧俏呢?毕竟,这么多的产品一下子进入市场,再大的市场也要消化一段时间。何况,还有不久前一些煤炭企业发展电解铝产业失败的教训摆在那里。
   
煤电之路障碍重重,煤化工之路也不能成一拥而过的独木桥。治不如防、堵不如疏,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煤炭企业,面对煤炭工业发展的强烈渴望与强大冲力,不能总是等洪水泛滥时去堵决坝之口,应该好好想一想煤炭的正确出路了。

 



     编 辑:远帆


     编 辑:远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