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過那憤怒的河 | |||
煤炭資訊網 | 2010-11-7 20:23:36 頭條 | ||
《中國報告文學》2010年第十一期登載王成祥先生17.8萬字的長篇報告文學《黑金漩渦》,是作者在2009年第一期《中國作家》登載的報告文學《無底的暗洞》之后,又以“涉煤”題材的巨幅文學作品。作者以記者的職業(yè)敏銳和煤炭戰(zhàn)線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從關心國計民生的高度,尖銳地表達了自己對小煤窯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和整治之難獨到的思考,具有了同類作品普遍缺失的深度,達到了同類作品不曾達到的高度,具有發(fā)人深省的意味。 《中國報告文學》2010年第十一期共176個頁碼,而刊登在首篇的《黑金漩渦》就占去了91個頁碼,我拿起厚厚雜志,一下子就被王成祥先生首篇的《黑金漩渦》中陸續(xù)亮相的神秘人物所吸引,被小煤窯的興起、輝煌、湮滅的怪圈歷程所吸引,被作者的真知灼見所吸引。長篇報告文學《黑金漩渦》以大氣磅礴的魅力把我引領進一個新奇的生存空間。那些暴富的煤老板、那些善良的農民,那些傳奇的財富故事,這一切都以原始的力量打動著我、震撼著我、感染著我,使我不由地沉浸在一種時而緊張、時而激動、時而亢奮的情感中。很久沒有如此的閱讀狀態(tài)了,很久也沒有體驗這樣的文學情感了。這部沉甸甸的報告文學真男人的雄性作品,讓我度過一個心潮澎湃的不眠之夜。 王成祥先生立足自己熟悉的煤炭行業(yè),放眼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站在當今時代的高度,深入中國大陸煤炭產地收集素材,不斷挖掘黑金題材,精心打磨出長篇報告文學《黑金漩渦》。作品的廣角鏡鎖定煤炭資源豐富的晉、秦、內蒙“黑三角”地域,用真實的筆觸、詳實的數(shù)據(jù)報告給讀者,敏銳地揭示小煤窯的原貌,勾勒曾左右全國煤炭市場走勢的煤老板的面目,闡述能源開發(fā)、經濟發(fā)展的鮮明觀點。 上世紀90年代以后,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中國大陸的小煤窯可謂遍地開花,“全國2225個縣(市、旗)就有1258個有小煤窯,目前現(xiàn)有小煤窯10萬個,這還不算那些沒有戶口的黑窯和私井”。作者幽默地稱到私開濫采的小煤窯比田鼠洞還多,其無序開采造成的結果是資源枯竭、環(huán)境污染、農民問題等。小煤礦突出的特點就是安全投入的嚴重不足,一個小煤礦,就是一顆定時炸彈。更為可怕的是,“超產”之風在小煤礦上演,成為安全隱患的“禍首”。正是如此,很多投資者在賺得高額利潤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往政府臉上“抹黑”,報告文學《黑金漩渦》起到了強悍的警示作用。以環(huán)境和后世子孫的飯碗為代價,對煤炭資源進行掠奪性的開采,只能富裕一小部分人,而眾多的礦區(qū)農民,只能繼續(xù)品嘗拿走了金錢、掠走了資源的煤老板們所留下的苦果,淪為“礦區(qū)難民”。 “房地產造富最猛,煤炭業(yè)富豪最多。”這是人們時下議論最多的話題。究竟如何看待這種“煤老板”現(xiàn)象呢?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王成祥先生讓讀者看到煤炭業(yè)在市場化進程中的運行軌跡。他走進“黑三角”的深山礦區(qū),費盡周折,采訪一些煤老板以及與煤老板交往頗多的人、有關的專家和官員,使讀者可以看到一個個多角度的“煤老板”。其中有充滿戲劇性的王二曉曾一夜淪為窮光蛋到絕處逢生,“眼角含笑、滿面紅光”坐騎是“200多萬的寶馬”;擁有仿宮殿式豪華住宅的姚王順,“當年僅穿著一件薄毛衣和腳下的幾枝枯草一起瑟縮”;帶著房車到西安擺闊的高老板。以傳宗接代為重任包二奶生子,屢次失望的劉老板…… 長篇報告文學《黑金漩渦》反映出煤價的飛漲,直接催生了一批千萬富豪、億萬富豪的煤老板近乎奢華的生活。對于這些先富起來的煤老板們,有人曾總結過他們過著“五子登科”的生活:蓋房子、買車子、包妹子、擲骰子、抽料子。煤窯是蘊涵高風險的行業(yè),井下的生活被形容為“人肉換豬肉”。這種朝不保夕的意識不僅礦工有,煤老板也有,萬一出現(xiàn)事故,生產許可證就會被吊銷,大筆投入將灰飛煙滅,這正是他們大肆揮霍的扭曲心理。許多煤老板對暴富完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一朝有了錢,往往不知該如何處置。加之他們以前太窮,所以希望通過大量消費來顯示他們的價值。而且,但凡是從十多年前開始開煤礦,并能夠堅持到今天的煤礦老板,多數(shù)都經歷過最貧困的生活,然后驟然暴富。他們看過冰冷的臉色,也看過諂媚的笑容。他們有廣泛的關系,但已經“沒有了性格,見誰都不敢發(fā)脾氣,所以有的煤老板就拿錢撒氣尋找心理平衡”。 這部長篇報告文學全景式地勾勒煤礦老板的形象,一部分的煤老板也在努力為家鄉(xiāng)做一些事情。暴富后,揮霍找平衡的只是一部分煤老板,而另外一些則開始捐助社會公益事業(yè)。這里有回饋家鄉(xiāng)的陜北第一富的高乃則;有在黃河上修造兩座大橋的張侯華;也有“神秘的劉啟明”,“不再風光的黃老板”,在大飯店只點“洋芋叉叉”節(jié)儉成癖的王老板。形形色色的煤礦老板行走在《黑金漩渦》,讓讀者全面了解這一群特殊人的內心世界。 這部長篇報告文學以充滿激情的筆調,忠實地記錄了變革年代的煤炭行業(yè)的原始風貌??傆[王成祥先生的報告文學,我認為有其特殊的品位,這就是:在嚴格的真實性基礎上,感應時代的脈搏,把握煤炭市場的趨勢,提出了迫切而重大的經濟問題,顯現(xiàn)出鮮活的時代精神,作品中描繪的煤老板具有獨特性。王成祥先生選擇報告文學的體裁,向讀者報告了活生生的人和真實的事情,文本凸顯了文學的力量。當有些小說家還在殫精竭慮地虛構和想象過程的時候,王成祥先生的力作已經將讀者推進了社會生活的激流之中。時代精神在王成祥先生作品中滲透得比較深,這同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關。他雖身處西部煤炭行業(yè)一隅,但卻以他新聞工作者的政治敏感,號準時代脈搏,去感受當今中國大地的心音。他的作品立足于能源戰(zhàn)略高度謳歌時代中的真善美,鞭撻假丑惡。 著名作家基希曾說“報告文學是一個危險的文學體裁”。這種危險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調查采訪工作的艱難與危險,作者身臨其境不僅跋山涉水,跑腿受累;而且潛行采訪也冒很大風險。二是報告文學的文本以大量確鑿的事實,客觀反映了人心的向背,群眾的情緒,容易遭到某些神經過敏人的攻擊、恫嚇,甚至打壓報復。王成祥先生恪守真實的原則,堅信無私無畏的勇敢精神,所以他的作品充溢起一種凜然的正氣和昂揚的基調。 這部長篇報告文學以真實的事實為基礎,通過對事實的敘述,摻揉進作者對事實分析后產生的哲理內涵,值得讀者深思。全國報告文學的數(shù)量每年如汗牛充棟,但是經得起閱讀的并不多,其良莠之分,主要并不在于事實是否驚心動魄,而在于是否放射出報告文學必須有的理性光輝。王成祥先生的報告文學很注重藏機,即藏入對社會生活和人性本質的感悟,使哲理與事實交相輝映。文本中眾多煤老板的人生道路引發(fā)許多令人思考的問題,人生應該怎樣對待窮富榮辱,構建怎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就是《黑金漩渦》折射出的理性光輝。作者有意實施結構上的辯證性,文本所列章節(jié)標題強調哲理,如“黑金蟬變”、“漩渦沉浮”、“陣痛重生”等,作品的哲理內涵,已溶入文本的肌理之中,是通過寫實折射出來的;另外,文本中又有恰到好處的集中性的議論,頗多深刻精辟之處。 長篇報告文學《黑金漩渦》的深刻性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對煤炭行業(yè)生活的敏銳洞察,對人生世相的了然于胸,對經濟政策的深刻領悟,加上對采訪的人物、事件理解深度。二是與作者獨特的個人命運有關。王成祥出生在農村,長在荊棘中,當過兵、下過井,他的許多見解,實在是出于對人生命運的感悟。三是與作者從事記者行當有關。王成祥先生作為《中國煤炭報》的著名記者,其學識、見識、膽識是業(yè)內共識的,這些是《黑金漩渦》頗有份量的重要因素。閱讀2009年第一期《中國作家》刊登的報告文學《無底的暗洞》后,就能真切感觸到王成祥出手不凡,頗有大手筆氣象。長篇報告文學《黑金漩渦》更是作者才情的一次集中釋放與展示,這種持續(xù)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顯現(xiàn)王成祥的新聞素養(yǎng)積淀與深厚的文學功底。 中國的報告文學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發(fā)端,由于其具有新聞性的特質,因此許多有成就的報告文學家乃著名記者出身。比如瞿秋白的《俄鄉(xiāng)紀程》、《赤都心史》,范長江的《塞上行》、《中國的西北角》,穆青的《焦裕祿》,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等,都是上世紀不同時期報告文學的標高。王成祥先生作為資深的記者涉足文壇,有自身許多優(yōu)勢,期待他繼續(xù)挖掘煤炭題材,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報告文學,在中國文壇上飛揚起自己的旗幟。消費時代的如今許多作家浮躁于“災難報告”,每遇空難礦難、雪災洪災、地震海嘯,一窩蜂地追逐捷徑,趨之若鶩的宗旨是功利色彩在作祟。而關系經濟發(fā)展和民生民計的煤炭題材無人問津,銅川是因煤而設市的工業(yè)化城市,煤炭題材的文學作品不可或缺。可喜可賀的是王成祥先生的報告文學崛起,提升了地域文學在中國西部文壇的地位。 王成祥先生的長篇報告文學《黑金漩渦》,筆法上大開大合、開合自如。視野開闊,文氣恢弘,上下幾千年、縱橫幾千里。諸多結構模式作者運用比較得心應手,駕馭嫻熟。尤其是寫一些恢宏的事件和經歷比較復雜的煤礦老板,筆下人物置于煤炭市場的風口浪尖上,緊緊抓住內在的邏輯線索,運用穿插、騰挪、閃回的手法,波瀾起伏地展開,跳躍而不雜亂。或簡筆白描人物,或寫實敘述事件,或深入淺出剖析,都具有高瞻遠矚之勢態(tài)。作品語言文字洗盡鉛華,行云流水,使讀者進入一種蕩氣回腸的品位境界。 人們都說報告文學是行走著的寫實文學。文學借助寫實的力量從而獲得讀者的信賴,在這個意義上,所有文學都包含著一定的寫實要素,寫實主義精神是中國當代文學面向世界必須的特質。作為《中國作家》簽約作家的王成祥先生是一個文學的朝圣者,他在煤礦井下干了十多年,生命中最美麗青春獻給了煤礦,其血質流淌著煤炭的元素,煤炭的符號鐫印歲月,這是揮之不去的刻骨銘心。透視《黑金漩渦》,他正渡過那憤怒的河,邁向那心中的凈土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