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下的“天空” | |||
煤炭資訊網(wǎng) | 2011-11-5 16:15:29 頭條 | ||
湖北日報訊 記者毛光勇 通訊員王俊云 黎先燕 被稱為罐籠的特制電梯,將沙丁魚一樣緊挨站立的39名礦工,以每秒3米的速度,送進位于大冶雞冠山下、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的礦井。 -270米,-320米,-370米……穿過黑暗,經(jīng)停每隔50米一個巷口,像礦工一樣全副武裝的記者,隨眾人走進-470米平巷。眼前長約百米的隧道,意想不到的寬敞明亮。 巷道內(nèi)引人注目的是鑲嵌在右壁上的長長一排燈箱。“每層巷道進口都有類似的安全宣傳長廊。”采礦車間副主任魏全民指著其中一個說:“你看,‘隱患就是事故’,這是我們公司的安全管理理念。” 巷道左壁,等距粘貼的一塊塊字牌上,印著員工自創(chuàng)的安全格言。見記者頗感興趣,測量工程師江子凱主動搭話:“我愛人徐紅祥參加格言創(chuàng)作比賽,得了一等獎,也上了格言牌。我記得有一條是‘井下測量注意安全,別忘了你是我今生唯一的依靠,我們還要白頭偕老’。” 從足可通行卡車的主巷道,進入寬約兩米的小巷。雖然狹窄了許多,但頭頂電纜線串起的燈泡,將里面照得同樣亮堂。凸凹起伏的圓拱巷壁,淺藍的底色間綴白色團塊,魏全民說:“這個‘藍天白云’有鋼筋網(wǎng)作為支撐,噴筑了十幾厘米厚的水泥,不僅可防止垮塌,還能防止巖層風化,預防地質(zhì)災害。” 伴著路邊排水溝的潺潺清流,在裝有運輸軌道的水泥路面行走不到一公里,魏全民將記者帶到一處采礦場。兩名工人正在高約四五米的洞穴里,用響聲震耳的風鉆在巖石上打孔。他們的腳下是一堆被炸藥定向爆破剝離的礦石。“以前我們用的是火雷管引爆,需要近距離點火?,F(xiàn)在改用導爆管,人在遠處啟動開關(guān)就能起爆。爆破時其他工人都撤出井巷,以保萬無一失。”魏全民詳細介紹起他們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 礦工先把各采場破碎的礦石用鏟車運到溜井,裝上礦車通過鐵軌統(tǒng)一送到礦倉,再從那里提升到地面。他們會用從地面運來的尾砂和膠固料填充采空區(qū),防止地質(zhì)塌陷。 魏全民拿起一塊表面有黃色沙粒的灰色礦石介紹,他們開采的銅金礦含量最高的其實是鐵,含量平均約10%,銅含量大約1.5%。價值最高的金含量每噸不到2克。他們公司年產(chǎn)礦山金1.2噸,是湖北黃金行業(yè)的龍頭。 未知的地層,樹枝般分蘗的幽幽巷道,堅硬的巖石,礦工們必須面對。走出罐籠重返地面,黨群工作部干事蔣智剛笑問感覺如何。記者感嘆:井下環(huán)境畢竟壓抑,工作辛苦、單調(diào),“藍天白云”真好,安全防護做得真細,礦工真不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