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礦山寫春秋 扎根煤海鑄輝煌--記川煤芙蓉紅衛(wèi)煤業(yè)黨委書記兼總經理、武樂籌建礦指揮長邱居德 | |||
煤炭資訊網 | 2012-3-7 20:29:41 頭條 | ||
這是“萬里長江第一城”四川宜賓,這是一個有著“川南煤海”美譽的能源大市。川煤集團芙蓉公司占據宜賓半壁煤海,目前,珙縣三對礦井正在擴能增效,進軍筠連的兩對新礦和多業(yè)并舉正在彰顯“芙蓉速度”,年產600萬噸的礦區(qū)即將呈現。
長期以來,公司在發(fā)展壯大中,踴躍著無數個烏金般的建設者,他們在帶給人們光與熱的同時,也正在用青春熱血喚醒這片沉睡了億萬年的筠洲煤海,譜寫著一曲曲“烏金贊歌”。 2011年4月,國家能源局對武樂煤礦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申請的復函。
2012年2月,武樂煤礦通過國家安全監(jiān)督管理總局的安全核準。 一年內完成立項審批,籌建速度之快不是傳說,而是奇跡,創(chuàng)造這個奇跡的正是開山辟路、兢兢業(yè)業(yè)的川煤芙蓉人。這其中的領軍人物就是畢業(yè)于西安科技大學,曾獲“宜賓市優(yōu)秀青年”稱號,年僅43歲的高級工程師、治災專家、紅衛(wèi)煤業(yè)總經理、黨委書記,武樂籌建礦指揮長、川煤芙蓉集團公司資源整合辦公室主任邱居德。 磨練自己,他在煤海中追求卓越放射光芒 22歲那年,邱居德和所有充滿夢想的年輕人一樣,走出校園,扎根煤海,以礦為家,樹立了奉獻礦山的決心和意志,工作中努力開拓進取,拼搏奉獻,經過21年的不懈耕耘,他由一名技術員成長為“一把手”。 91年7月,他邁進白皎煤礦,成為一名真正的煤炭人,專心致志地干起了抽放隊技術崗位。半年后,通風科成了他鉆研技術的第二站。
基層管理重要嗎?回答是重要,基層更需要刻苦鉆研,埋頭苦干的年青人。 93年9月,他再下基層,擔任起瓦斯抽放隊副隊長,三個月后提任隊長。 99年初,企業(yè)改革改制,設立了東煤分公司,他再任技術員。 2001年2月起,他接受使命,勇挑重擔,分別擔任分管技術、通風的副經理。 有所為,有所作為,出色的工作使機遇一次次青睞他。
04年1月,他回歸到白皎機關總部,擔任起通風科科長。
06年12月,他晉升為安全副礦長,8個月后,他再次晉升為總工程師。 一步一個腳印,每上一個臺階,邱居德就在更大的挑戰(zhàn)中礪練自己。 21個年頭,他始終服從領導,聽從指揮,思想上和政治上始終與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他積極探索科技領域,深入鉆研專業(yè)技術,養(yǎng)成了對工作高度負責的主人翁責任感,成為了芙蓉公司科技治災的領軍人。多年來,他帶領團隊,積極引領科技創(chuàng)新,開展科技應用項目20多個,把實踐和應用相結合,每年為礦節(jié)約治災費用2000余萬,引領白皎礦走出了五年一次較大事故,十年一次重特大事故的怪圈。 21個年頭,他扎根礦山,服務礦山,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煤礦技術人員的承諾,讓職工工作安全,使礦井本質安全。21年來,他隨時深入井下,現場實驗、采集數據,與國內近十個科研院校合作,進行了三十多個省部級及局內課題的研究,獨立撰寫科研報告六篇,各類刊物發(fā)表論文十多篇,建立形成了白皎獨特的災害防治體系,通過瓦斯管理體系的建設,瓦斯超限次數從90年代初期的2000余次下降到50次左右。 他對自身能力的提高永無止境,技能、業(yè)務水平、成績連年攀高,他用自己的行為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頌歌。 據不完全統(tǒng)計,邱居德同志06年被宜賓市授予“宜賓市十大優(yōu)秀青年”;09年被宜賓市授予第六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宜賓市安委會聘為第三屆安全生產專家;11年被川煤集團評為“科技拔尖人才”;曾獲四川科技進步獎五項(05年二等獎一項、06年三等獎一項、07年二等獎一項、08年二等獎一項、09年一等獎一項),10年獲全國煤炭工業(yè)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曾獲川煤集團科技進步獎四項(07年二等獎一項、08年一等獎一項、09年一等獎一項、10年特等獎一項)…… 臨危受命,他面對自然災害憑借經驗創(chuàng)造奇跡 2010年初,川煤芙蓉公司經通盤考慮,認真研究,慎重決策,對經營班子進行調整,任命邱居德同志為紅衛(wèi)煤業(yè)公司總經理。此時,在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上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工作中游刃有余的他并不知道,前面更大的挑戰(zhàn)正等待著他…… 2010年3月,他帶著對白皎煤礦近20年的眷念,臨危受命,接管起著手技改的紅衛(wèi)煤業(yè)。 說起紅衛(wèi)煤業(yè),是在原巡場煤礦破產重組,于2002年3月成立的公司。多年來,面臨資源枯竭,賦存條件差(屬極薄煤層,平均傾角約47度)、自然災害重、采掘接替脫節(jié)、設備陳舊、深度開采生產成本增加和機械化程度不高、經營虧損大等諸多難題,在他帶領下,克服眼前困難,有條不紊、緊鑼密鼓地推進技改工程,著手研究機械化采掘之路。
4月24日,礦井±0水平掘進頭出現異常涌水,雖然水量不大,憑著經驗,他高度重視,立即下令停止生產,地測人員入井調查,發(fā)現水量有增加的跡象。此時距到任不足50天的他,非但沒有聽從老紅衛(wèi)人要求恢復掘進的請求,而是將作業(yè)人員全部撤離,布置預防措施,留人觀測水量變化,作好堵水準備。25日上午,暗河水突破玄武巖屏障,大量河水進入井下,由于科學決策,提前將人員撤離,在巨大涌水情況下,未造成任何傷亡事故,創(chuàng)造了重大自然涌水災害不傷人的奇跡,受到了四川省煤監(jiān)局領導的高度評價,樹立了全國同類事故救災史上的奇跡。 殊不知,邱居德同志不僅在剛參工不到兩年時就在白皎煤礦參與處理了一起突如其來的特大型突出事故,因施救合理,挽回了十多名礦工的生命。在這20多年來,他還先后參加過芙蓉礦區(qū)大小十多次的現場救災。在上級安排下也參加過地方礦井四次施救,從死神手中挽救了近二十人的生命,為國家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損失。 立足長遠,他科學決策盤活經營促進穩(wěn)定 作為一口老井,剩余儲量不足200萬噸,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加之自然災害過重,礦井正常生產秩序被打亂,他敲擊算盤,要想恢復生產沒有可能,礦井被迫全面停產??墒?,近千名職工怎么辦,這是擺在班子前面的頭等大事。為了給職工尋找出路,他果斷提出“對外承攬井巷工程、機械加工、煤炭整合營銷”三條腿走路的思路,而及時分流千名員工才是最好的出路,此舉得到了上級組織的贊許和支持。 認真研究,及時匯報,在邱居德帶領下,確立了以“轉”的觀念,用“走出去”戰(zhàn)略,以發(fā)展的眼光思考企業(yè)發(fā)展前景。 邱居德站在全局的戰(zhàn)略高度思考,圍繞重點,大做文章,一個月內作出了四大轉移:一是礦井由單一煤炭生產集中開采向外攬工程分散轉移。期間,他不辭辛勞,驅車數萬公里,艱苦奮戰(zhàn),以找不準目標不罷休的敬業(yè)精神,感動著集團公司領導和感染著無數的干部員工,并簽約了包括采煤、掘進、機電安裝等六個工區(qū)和一個項目,生產組織和人員開始向十公里內和四百公里外的多條戰(zhàn)線轉移;二是人力資源由現狀下的用人多、結構不合理向精干實用、外部開發(fā)轉移;三是企業(yè)經營由增量發(fā)展向盤活存量資產、調拔工區(qū)使用轉移;四是思想認識上從內部經營管理向外部承攬工程轉移。 “先主后次、先急后緩、先易后難、先大后小、先快后慢”是分流確定的原則,通過動員和宣傳,全力推進人員分流。截止2月底,分四個階段在集團內部分流安置685名員工,分流期間未出現一起跨出礦區(qū)的上訪事件;在確保穩(wěn)定的前提下實行工區(qū)授權代管制;將礦井回撤的物資轉移到外攬工區(qū)使用,征得上級同意后將積壓在礦區(qū)的余下物資調拔兄弟單位使用,為盤活國有資產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手段有力,經營有方,至2011年底,工區(qū)累計完成產值6800萬元,實現利潤1020萬元,創(chuàng)造了行業(yè)分流安置史上的經營奇跡。 好一個邱居德,在困難重重中腳踏實地,沉著應戰(zhàn),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這一串串閃光的足跡還在不斷的延續(xù)…… 再受重托,他突破瓶頸為新礦建設立新功 為解決紅衛(wèi)人的發(fā)展和礦井接續(xù),邱居德再受重托,組建武樂煤礦建設籌備組,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開啟了新井建設的步伐。從籌備、踏勘、項目實施到組織管理,他帶領有關人員奮戰(zhàn)在礦、縣、市、省、京,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艱難的磨礪中,在荒山野草叢生的山峽間,武樂煤礦的籌建更鑄就了這個不屈漢子倔強的性格和意志。 萬般艱辛,人總會有疲憊之感。當他正準備歇歇一年多來超負荷運轉的身心時,命運卻開了他一個小小的玩笑,立項審批中接連遭受阻力,國家政策調整,新規(guī)出臺,打破了原定思路。鐵路專用線由煤炭設計院設計,但需與鐵道部門協調;礦區(qū)范圍劃定,國土資源廳嚴格按修編方案審批,省發(fā)改委和國土部、國家發(fā)改委按政策卻只認修編前礦業(yè)權設置方案。國土部對土地預審,需提交采礦許可證;法改委項目核準,須先有礦區(qū)范圍劃定審批文件和土地預審,互為前置條件,這些工作急需有力協調才能推動工作進展,于是,他再踏征途,全力協調解決并積極向組織匯報。 他深知,新礦建設并不像技改礦井那樣有基礎,武樂煤礦要從一片荒野中一步步開山辟路,從無到有,這個過程更是舉步維艱,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然而,頑強、倔強的性格讓邱居德不會輕易后退和放棄,更不愿向上級組織訴苦。 2月10日,邱居德義無反顧地回到了礦區(qū),匯報完進展和面臨的困難,安排完“家庭作業(yè)”,雙腳又一次踏上了那茫茫大道,不過這次的出征讓他欣慰。 2月16日,“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辦公廳致函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員會辦公廳,武樂煤礦通過安全核準。”他帶著萬般喜悅,和班子成員和職工干部們分享著。 2月17日,川煤集團芙蓉公司與國家電網能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合資組建武樂煤業(yè)公司,標志著武樂煤礦籌建取得實質性進展,即將動工建設。 邱居德永遠忘不了第一次從生產礦井向基建礦井轉移的情形,思考、組織、匯報、跳躍、追逐著顛簸的越野車,在那藍天白云中穿梭著。我想,當我們終于迎著朔風站在武樂建設基地上時,舉目望去,無際的山峰在陽光下抖動著耀眼的光彩,居德同志一定能清楚的感到這腳下踩的并不是雜草叢生的野林,分明是一片溢彩流金的寶地,用不了多久,黑色的烏金將從這里滾滾流出。他安慰著自己,鼓勵著自己,從心底抒寫著自己立志報黨、壯心不已的滿腔熱情。 一張白紙,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但是這最新最美的圖畫要用心血和汗水來寫。 這些日子,邱居德馬不停蹄,沒有白天黑夜。那段時間,他幾乎踏破了國家部門、省發(fā)改委、省市縣等不同機構的門檻。
礦區(qū)地質詳查、精查報告;礦區(qū)開拓方案論證;礦區(qū)建設可行性研究;鐵路外運方案;礦區(qū)環(huán)境建設;…… 一份份審慎、科學的一手資料和報告為高層的戰(zhàn)略決策提供了堅實的依據。 身兼多職,他迎難而上奉獻不止成績斐然 邱居德很忙,也很務實,他用實事求是的作風向組織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正因為這樣,組織在特殊時期給他再添新帽。 在老書記鄧代才離休時,他受命兼任紅衛(wèi)煤業(yè)黨委書記。用他的話說,老書記的“三合格”稱謂來之不易,在新一屆黨委工作中,他將繼承和發(fā)揚“面對困難,永挑重擔,做一名合格的‘班長’;幫扶職工,排憂解難,做一名合格的‘家長’;體制創(chuàng)新,建設新礦,做一名合格的‘書記’”。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難怪,各級組織都感嘆于公司取得的的突出成績和武樂新礦籌建速度。上級領導下礦,都會握著邱居德的雙手鼓勵兩句:“好好干,有你,紅衛(wèi)人就有希望。”這些話對居德同志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舞,更是他無畏地登攀更高的山峰的號角。 歲月悠悠,當初年方弱冠的一屆書生,早被修煉成了歷經風雨磨礪的漢子。多次出征,已愈戰(zhàn)愈勇。15個月審批完畢,具備開工條件;不超42個月,將建成一個年產90萬噸的現代化礦井的目標在他心中越發(fā)強烈。他堅定決心:我們要把武樂建成一個十年內領先,二十年內不落伍的現代化礦井。
而作為芙蓉公司資源整合辦公室主任,預算能力突出的他,按照川煤集團和芙蓉公司的要求,先后還深入西藏、青海、云南、貴州等地考察煤炭資源情況,與各地煤炭管理行政部門和煤炭企業(yè)進行煤炭資源合作開發(fā)的探討,形成了考察報告7份,完成了四川境內的一家煤礦收購前期工作報告。 人才興企,他堅守這一信念從不動搖 “人才,是企業(yè)發(fā)展的財富、源泉,對于現代化礦井,具有起點高、人員精、管理嚴、科技超前的特點,更是需要一大批人才作為動力支撐。適時提出人才開發(fā)和員工培訓是武樂煤礦建設成敗的關鍵,是武樂煤礦前進發(fā)展的生命理念。”他這么說道,并要求即時加大專業(yè)化、技術化、知識化員工隊伍的培養(yǎng)力度,實施多項培養(yǎng)措施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要求在籌備人員的技能培訓方面狠下功夫,認真分析和做好基建礦井職工培訓總體規(guī)劃目標和任務,根據工作進程輕重緩急,分步實施培訓工作,把培訓重點和工作進程有機相結合,采取多形式多途徑實施培訓,對特殊崗位采取送出去的辦法提升技能,鼓勵職工邊工作邊自學,走自學成才的途徑提升技能。 好一個邱居德,走一步棋,心中就有三步棋,精細化和嚴格的管理舉措,人才強企戰(zhàn)略的實施,將會令武樂煤礦在飛速發(fā)展的軌道上實現著如虹的跨越。
藝術風格,他德才兼?zhèn)涓`行德才兼優(yōu) “從人的面孔上看不出他的品德來,但能看出他的智慧”,這正是對邱居德這類人群的真實寫照。而他,并不滿足于德才兼?zhèn)?,更要做一名德才兼?yōu)的好干部。 邱居德身材不算高大,兩眼在厚厚的玻璃鏡片下炯然有神。他給人的第一印象除了智慧,還蘊含著平易和親切。和他一塊搭班子的老書記鄧代才說:“和邱礦打交道,接觸多了你會深感他身上的魅力和磁力”。隨后迎來的一片片掌聲,不正是干部職工們對邱居德獨特而智慧的領導藝術和追求和諧的肯定嗎? 邱居德很愛學習,再忙再累,他總會擠出時間點擊鍵盤,翻閱書籍。他不滿足于安全通風這一單純領域,先后還參加了行政管理、工商企業(yè)管理、采礦專業(yè)等領域的深造,公司在研討采掘機運通、工程預決算、勞動定額和財經管理等方案時,他總是善于對問題進行解析,總能闡述出自己獨到的見解,連專業(yè)人員也嘆為信服。 邱居德還有一招,就是愛講“故事”。遇到誰犯了錯誤,他不是嚴厲的說教,而是以理服人,藝術處理,用故事中的道理言傳身教,寓教于樂,讓你深受啟迪,回味無窮。他不但用語言征服著身邊的干部員工,更是在行動中身先士卒,感染著大家。
滿懷深情,他一心為民凝聚人心獲信賴 有所得就必有所失,在紅衛(wèi)煤業(yè)公司遭受重大水災時,他成了搶險救災的“大腦中樞神經”,以身作責,堅守崗位,連續(xù)12天工作在“作戰(zhàn)室”,沒有回過一次家;在承攬工區(qū)時,他連續(xù)三個月沒有在家過上周末;在停產期間職工家庭遇到困難,他連年擠出資金,帶頭入戶慰問,幫助解決困難。因為這些,居德同志沒有太多時間去盡家庭里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職責。有人說他太艱辛,他總會瞇一下眼,繼而微笑著說:“大家都辛苦,接受組織給出的任務,負責起新礦建設,不干出個樣子,怎能對得起組織對我的信任!能建造一座現代化礦井是我一輩子的心愿,更是我人生中難得的歷史機遇。” 由于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居德同志患上了一些小毛病,不時胃痛,不時血壓血糖略有升高,妻子總是用打電話搖控他記得服藥,不要飲酒??删瓦@,分明是太忙忘記吃藥,他卻偏要說藥有三分毒,能不吃就盡量不吃。對于酒來講,工作需要,他只能盡力少飲。 忘了關心自己,沒太多時間照顧家人,但他心里卻裝著礦工兄弟。人資部門拿著工資表找他審核簽批時,他總會問問人均工資是多少,和兄弟單位相比差距有多大。為了職工得實惠,他總是登門集團公司,希望得到政策上的傾斜,讓職工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礦建設。從基層干起的他,能體察到一線職工的辛苦,始終要求管理者們要多關心他們、愛護他們。他熱愛勞模,一位省勞模離休期間患上肺癌,他惦記于心,百忙中多次前去醫(yī)院和家中慰問,從政策上給予照顧,令勞模和家屬感激萬分。 難怪,在珙縣和川煤集團人大選舉中,職工們都為他翹起大拇指,他均以高票當選;2011年集團公司組織的干部年度考評中,他以最高分被評為公司優(yōu)秀干部。 這就是邱居德,一個滿懷深情的性情中人。
有一種力量叫無言,公司凝聚著這樣一股力量,新礦籌建從申報到組建,不足兩年的時間,具備開工條件。迄今,武樂煤礦籌建已投資千余萬元,年內擬投資1個億,初算建成投資約13個億。 目前,他正帶領著干部職工們克服前期工作程序復雜,涉及部們多等諸多難題,主動出謀劃策,確保協調有方,積極采取突擊,擊破和平行推進的策略推動新礦建設,全力推動從生產礦井向基建礦井的過渡。我們有信心相信,用不了多久,一座服務年限達56年的全機械化、安全高效、生態(tài)綠色、人文和諧的現代化煤礦即將崛起在筠洲大地。
此時此刻的邱居德,正憑著自己嚴謹細實的工作作風、頑強拼搏的實干精神、勇于創(chuàng)新的開拓意識和扎實渾厚的技術功底,在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更在改變企業(yè)和干部職工們的命運。 瞧,好一個邱居德,21個年頭的奮力拼搏,從一名實習技術員到副經理、科長、副礦長、總工程師、礦長,他一步一個臺階,堅定踏實走過;從生產礦井的總工程師、技改礦井的礦長、黨委書記、新井建設指揮部的指揮長,他一步一個腳印,無私無畏;從職工代表、縣人大代表、川煤集團黨代表,他一言一行,無愧信賴;從市級青年技術能手、川煤集團拔尖人才、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主研人員,他碩果累累,榮譽無數。 激情四射,邱居德言行一致,用青春年華譜寫著一曲曲礦山的“烏金贊歌”。 舉目眺望,邱居德心潮澎湃;點點滴滴,邱居德感慨萬千。 我們堅信,明天的武樂更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