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百年煤炭掘采近距離——開灤井下探秘游對外開放 | |||
煤炭資訊網(wǎng) | 2012-4-18 19:30:46 頭條 | ||
身處唐山這座城,我們多多少少會不自禁地了解這座城的身家背景。“因煤而建”的歷史淵源往往會激起每位經(jīng)過這里的客人對煤炭開采的興趣,外來客如此,土生土長的唐山人同樣對煤炭開采似近似遠。今年3月底,開灤國家礦山公園重點建設項目——“井下探秘游”正式對游客開放。據(jù)了解,利用舊礦井、舊巷道開發(fā)的“井下探秘游”建設規(guī)模5000多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600人在里面參觀游覽、休閑娛樂。 4月17日,記者一行乘坐模擬礦井“罐籠”,直達30米深的百年老巷道,通過百米“時空畫廊”,沿著中國最古老的鐵軌,進入縱橫交錯的煤炭開采古巷道遺址,體驗從原始采煤到現(xiàn)代采煤的歷史嬗變進程,追憶“備戰(zhàn)備荒”年代留下的歷史遺跡;乘坐井下小火車體驗煤炭礦井的神秘。參觀累了,坐在“地下休閑吧”中小憩一會兒,品一杯溫暖、香濃的咖啡,黑色煤炭在追憶中變得鮮活、可觸可感,值得回味。 據(jù)了解,“井下探秘游”開放時間為上午9:00到11:00,下午14:30到16:30,星期一閉館。經(jīng)物價部門批準,收費標準為博物館40元/人,“井下探秘游”100元/人,套票120元/人。 -與百年煤炭掘采近距離 從裝飾成礦井“罐籠”模樣的開灤博物館電梯下到負二層大廳,雖然“井下探秘游”非常安全,但為了更加接近現(xiàn)實,在這里,游客需領取安全帽,并接受簡單的井下安全培訓和安檢。也正是從這里,我們開始一次無驚險,但很神奇的30米井下探秘之旅。 開灤博物館研究院楊磊說,地上博物館和地下博物館連在一起,立體地向人們展示豐富的礦業(yè)文化,在我國博物館尚屬首創(chuàng)。開灤井下探秘游與生產(chǎn)區(qū)域隔離,可以保證安全。 燈光略顯昏暗、向下延伸的百米“時空畫廊”廊壁圖案、文字不斷展示著開灤一百三十多年來的風風雨雨,讓人不禁身臨其境。走出“時空畫廊”,進入縱橫交錯的煤炭古巷道,沿著井下煤炭“運輸大巷”一路行走,左側陳列著騾馬運輸、電機車運輸、皮帶運輸?shù)炔煌瑲v史時期的各種井下煤炭運輸工具,右側則展示著從原始采煤工具到現(xiàn)代采煤機械的歷史變化…… “解放以前,開灤等煤礦大巷運輸一般都采用騾子在大巷拉車。到了20世紀50年代中期,大多數(shù)煤礦使用電機車,實現(xiàn)了運輸機械化。”楊磊說。 記者看到,右側“掘采再現(xiàn)”景區(qū),依次展示了原始采煤、落垛采煤、炮采、普采、高檔普采、巖石開拓、普掘、綜掘、綜采等9個真實工作面,1:1的仿真橡膠井下煤礦工人在這里或赤膊上陣、揮汗如雨,或沉著冷靜。在這里,可以近距離感觸煤炭開采的歷史演變過程,體味煤礦工人的艱辛。 “在這里,百余年來,從最原始、最古老的采煤方法到現(xiàn)在在用的世界最先進的綜合采煤機械化都可以一覽無余。這也是開灤國家礦山公園整個游覽景區(qū)最有吸引力、最有魅力、最受游客喜歡的區(qū)域。”楊磊說。 沿著巷道一路走來,進入20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期的人防工程遺址——“備戰(zhàn)備荒遺存”景區(qū),備戰(zhàn)備荒特定年代留下來的大鍋、大灶、戰(zhàn)時指揮所、急救室等特殊設施在這里一一呈現(xiàn)。墻壁上還張貼著帶有濃濃歷史氣息的“抓生產(chǎn)、促生產(chǎn)、促工作、促戰(zhàn)備”的標語貼畫。 “這些大鍋大灶可以供應百人同時用餐。”講解員趙紅英說。 這讓記者深深感到,這里不僅僅是一個工作面,更是一個完整的社會生活面。連為采煤勞作的騾馬在這里也有棲息、用餐之所。“騾馬運輸時代,騾馬到井下后,就會一直生活在井下,以免返回井上造成眼盲。”講解員趙紅英說。 -驚險刺激的礦災成因展 煤礦開采往往要面臨各種自然力帶來的危害。“井下探秘游”特別開辟了“礦災成因”景區(qū),包括“煤巷災險”和“地質(zhì)世界”兩大景點,這是一個展示體驗區(qū)。礦井中到底都有哪些危險?在這里都是用4D高科技手段再現(xiàn)井下透水、瓦斯與煤塵爆炸、冒頂?shù)纫恍暮鼍?,并講述其成因與規(guī)避方法。 而在“地質(zhì)世界”景區(qū),移動電視向游客一一展示煤炭區(qū)域地質(zhì)構造,游客輕點節(jié)能環(huán)保多點觸摸臺就可以獲得科普綠色環(huán)保知識。 在井下探秘游中并不都是驚險與刺激,還有休閑與愜意。在井下寧靜的“休閑驛站”,游累了的游客可以點一杯咖啡等飲料,休憩的同時,與同游的朋友分享一下體驗感受。 回味完井下游的體驗感受,在井下車場,游客可乘坐“和諧號”車頭牽引的小火車進入時空隧道,在驚險刺激的運行中感受時空變化。下車后由滾梯升井,到達探秘擷英廳,在那里,可以購買自己喜歡的一些具有礦業(yè)特色的紀念品,為您此次行程留下美好的回憶。 據(jù)楊磊介紹,開灤“井下探密游”景區(qū)實際展現(xiàn)的是開灤130多年采礦的歷史,最早應追溯到唐廷樞1878年在開平掛牌立局建立開平礦務局。目前看到的“井下探秘游”巷道過去是半道巷,是作為中國第一佳礦“一號井”的一個主要的輔助巷道。 “井下探密游是對不同歷史時期采煤、掘進、開拓、運輸四種生產(chǎn)方式的展示,是利用狹小的空間進行的局部展示。除了可以讓游客直觀看到各個時期不同生產(chǎn)設備和工藝外,更重要地是可以清楚了解中國近代煤礦采煤歷史的沿革和發(fā)展。開灤煤礦歷史本身就被稱作中國近代工業(yè)的活化石,井下探秘游蘊涵著中國采煤工業(yè)歷史各個階段的不同的故事。這里從真實的工業(yè)遺址講是獨有的資源,地位突出。”楊磊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