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大學生采煤班引關注:不當白領當黑領 | |||
煤炭資訊網(wǎng) | 2012-5-1 22:08:51 頭條 | ||
與其他礦工不太一樣,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六礦一個采煤班組的12個人中,有10個人都戴著眼鏡。和自己的同齡人不太一樣,這12個年輕人大學畢業(yè)后沒做白領,卻來到800米深的井下,做起了“黑領”礦工。 2008年12月,全國第一個大學生采煤班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六礦成立,沒有人知道這個冠著大學生名號的采煤班會做成什么樣。3年多過去了,人數(shù)始終保持在12人的采煤班駕駛著全國第一套國產(chǎn)自動化綜采設備,取得了全國同類條件礦井工效第一的成績,并始終保持著安全生產(chǎn)事故為零的紀錄。2011年,這個大學生采煤班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并不是找不到工作才選擇做礦工。 2009年,研究生董剛從西安科技大學畢業(yè),他的專業(yè)是工業(yè)自動化。全班30多個同學中,只有他一個人選擇了煤礦。而在畢業(yè)時,中國重型機械研究設計院曾向他伸出橄欖枝。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董剛放棄了設計院,選擇了煤礦。 “其實就是大學一位老師的課讓我下定決心要到煤礦工作。”董剛告訴記者,大學時一位老師講課,說到曾有一次下井,看到一個礦工懷里揣著兩個饅頭在睡覺,問這個礦工為什么不升井休息,礦工說為了省出倒班的時間。 老師無意中講起的這個故事卻讓董剛記在了心里。爺爺、父親都是礦工的他當時就想,將來要為礦工做點什么。 研究生畢業(yè)前,董剛的導師給他介紹了好幾個工作,他堅持要去煤礦。“我算是礦三代,礦工的工作、生活我很熟悉,我想通過技術工作,幫助他們改善工作條件。而且,當時國內首套國產(chǎn)自動化綜采設備在六礦試運行,能駕駛這樣的設備,對我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就這樣,董剛成了第一個研究生礦工。 董剛的父母不理解兒子為什么會放棄體面的設計院工作,成為家里的第三代礦工。 “跟上一代礦工相比,現(xiàn)在礦工的工作條件已經(jīng)有了變化,自動化設備越來越多,大學生為什么不能利用好自己的專業(yè),把挖煤的工作做得更好?”董剛說。 安徽工業(yè)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畢業(yè)的王香瑞在就業(yè)時也有不少選擇。“學校希望我留校,但我覺得讀了這么多年書,應該換個環(huán)境。”王香瑞說。 跟其他大學生一樣,王香瑞一開始也想著到大城市工作。在上海,王香瑞在一家設備公司謀得一份做設計的工作。這份工作帶給王香瑞的成就感并不多。半年以后,一則有關大學生采煤班的新聞吸引了王香瑞。 “當時看到有研究生到這個采煤班下井工作,對我影響挺大的。而且這個大學生采煤班駕駛著國內首套國產(chǎn)自動化綜采設備,很吸引我。”王香瑞說,加上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離自己老家南陽也近,當時就有些心動。 2010年7月,王香瑞下定決心,跳槽到了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六礦大學生采煤班,做起了礦工。父親得知他居然要去做礦工,氣得當時就摔了電話。“我家是農(nóng)村的,爸媽覺得好不容易研究生都讀出來了,應該做個體面的工作,不能接受我去做礦工。”他說。 長期以來,我國的采煤行業(yè)一直是“臟、累、險”的代名詞,安全事故不少。 2007年,中平能化集團與國內多家煤礦機械制造企業(yè)聯(lián)手,在井下試用首套國產(chǎn)自動化綜采設備,就是為了提高采煤行業(yè)的自動化程度,減少安全事故隱患。而這套設備的運行則需要具備相當知識水平的技術人員操作與維護。 大學生采煤班就是為了這套設備組建而成的。2008年12月,這套自動化綜采設備第一次試車成功,綜采工作面實現(xiàn)了無人跟機作業(yè)。 如今,煤礦自動化綜采工作面只需要七八個工人,而原來,一個綜采工作面則需要25個人以上。先進的設備將更多的人從井下解放了出來,也讓井下工作更加安全。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提供的資料顯示,大學生采煤班成立以來,大學生礦工先后完成了“自動化設備的安裝和調試”、“自動化冷卻噴霧系統(tǒng)改造”、“采煤機紅外檢測系統(tǒng)改造”等13項技術攻關。這些技術攻關不僅幫助設備生產(chǎn)廠商改進了生產(chǎn),也使得設備更好地運行,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 到2011年3月,大學生采煤班累計安全采煤300多萬噸,相當于該礦同期273名工人的總產(chǎn)量。 董剛已經(jīng)計劃今年攻讀博士,他的愿望是結合自己的專業(yè)和井下工作經(jīng)驗,寫一本自動化采煤的書。“計劃用10年的時間完成這個夢想。”董剛說,如果自己的工作對社會有用,工作就會很快樂。大學生采煤班的發(fā)展也讓年輕人重新認識了煤礦,愿意到煤礦一線工作。 在大學生采煤班,12個大學生礦工平均每月都有六七千元的工資。 去年,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六礦到河南理工大學招聘大學生,招到了9個研究生,破了六礦的紀錄。而在幾年前,六礦想招到一個大學生都很困難。 從2008年年底成立以來,大學生采煤班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三代的“換血”。第一任班長謝紹偉如今已是六礦主管生產(chǎn)的副總工程師,第二任班長董剛也成為了隊長,王香瑞現(xiàn)為第三任班長。還有四五名大學生礦工也獲提拔。 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如今已經(jīng)有了50多個大學生班組,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愿意來到煤礦一線工作。 “現(xiàn)在總說大學生就業(yè)難,其實問題在于沒有讓年輕人意識到工作要從最基層做起,要從勞動一線做起。”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工會主席倪政新說,“現(xiàn)代化的煤礦需要高科技人才,大學生采煤班已經(jīng)帶來了巨大的示范效應,他們的快速成長成了很多年輕人的榜樣。如今,集團已經(jīng)形成制度,要獲得提拔,就必須要從井下采煤一線工作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