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由煤炭產業(yè)轉向旅游 煤都上演華麗轉型 | |||
煤炭資訊網 | 2012-5-17 8:29:55 頭條 | ||
魯網5月16日訊(記者 高太明)今天下午,第八屆網絡媒體山東行記者團來到棗莊。在新聞發(fā)布會上,棗莊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術平告訴記者,面對日益枯竭的煤炭資源,棗莊已經開始向旅游城市轉型。臺兒莊古城、微山湖濕地等旅游景點,如今已經家喻戶曉。千年煤都正在上演自己的華麗轉型。 棗莊建市于1961年,是山東省最早設立的四個省轄市之一,現轄市中、薛城、山亭、嶧城、臺兒莊五區(qū)和滕州市,總面積4563平方公里,總人口391萬人。棗莊市位于山東省南部,是魯南經濟帶和淮海經濟區(qū)的重要城市,有“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之稱。棗莊歷史文化悠久,先賢輩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墨子,造車鼻祖奚仲、“鑿壁偷光”的大經學家、西漢丞相匡衡,等歷史名人都生于此。 棗莊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術平告訴記者,棗莊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如今煤炭資源已日益枯竭。“2009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棗莊列入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試點市,也是東部地區(qū)唯一的市。在煤炭資源日益枯竭的情況下,棗莊將打造文化旅游,走上推動城市轉型的新路徑。”張術平說。 記者了解到,棗莊因煤而建、因煤而興,其采煤歷史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然而,由于長期的大規(guī)模開采,棗莊的煤炭資源逐步枯竭。到2006年,棗莊煤炭可采量不足6億噸,按年開采3000萬噸計算,不到20年將礦竭城衰。張術平告訴記者,對于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通過重建臺兒莊古城,將為棗莊贏得城市發(fā)展和轉型的空間。 如今,臺兒莊古城重現世人,并榮膺新世紀“齊魯文化新地標”榜首,被確定為全國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首個國家文化遺產公園、首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通過5A級景區(qū)初評,已接待游客240萬人次。“二日游”激活棗莊旅游,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創(chuàng)建成功,棗莊由游客輸出地變?yōu)橛慰洼斎氲?。目前,棗莊已經累計引進餐飲名店、星級酒店、商業(yè)名店、專業(yè)市場126家;服務業(yè)新增就業(yè)占全市新增就業(yè)人數的80%,提供稅收占地方稅收比重提高到44.4%;創(chuàng)造了政府培育市場、市場拉動消費、消費帶動投資、投資助推轉型的“棗莊實踐”,成為服務業(yè)發(fā)展的新模式。旅游業(yè)的打造不僅拉動了就業(yè),也使城市產業(yè)結構發(fā)生了變化。 棗莊現在正在利用自身的自然環(huán)境優(yōu)勢,大打旅游經濟牌。棗莊市自然風光秀美,擁有我國最大最美的國家級湖泊類濕地——微山湖濕地、華夏最長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最負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園——十二萬畝“冠世榴園”。這些旅游資源已被棗莊市充分開發(fā),旅游業(yè)日益成為棗莊市的重點產業(yè)。千年煤都,如今已然華麗變身成為魅力無限的旅游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