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訪 | |||
煤炭資訊網 | 2013-1-24 7:11:34 寫作 | ||
首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新聞故事是真實的故事,不能像寫小說一樣虛構。因此,事先要作好大量的準備。 一、查找相關資料 1、通過網上搜索等途徑,找到有關被采訪對象的所有文章,并判別哪有文章有價值。教你簡單的判別依據:看媒體的好壞,記者的信譽程度。 2、找到此人的簡歷。簡歷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故事是簡歷的擴大。要背人物簡歷。關心出生日期、社會背景(如是否經歷文革)等。研究一個人,從研究此人的簡歷開始。 3、擬訂采訪提綱 針對已有故事制作采訪提綱,目的是補充和豐富這些故事的細節(jié)。按照新聞的 5WH 要素,針對矛盾和沖突、針對故事的細節(jié)(誰先走進會場,誰先伸出手,穿什么衣服)來擬訂采訪提綱。要避免被采訪對象所左右。記者與被采訪對象是合作關系,他想宣傳他的產品、他這個人、他的公司,記者想寫個精彩的故事,獲得大家的好評,你的目的與他是不一樣的。他談未來、談現在、打算、理念等,對于故事是沒有價值的,是宣傳,讀者需要他的過去、困難、矛盾及矛盾的解決,這些是他不愿意談的。因此,采訪提綱如果不夠好,會被他帶著走,抽不出來。 4、約請采訪對象 想約的采訪對象一定不要放棄。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堅持不懈,不停騷擾。你只要努力,就可以采訪到任何人。辦法總是有的。 采用騷擾戰(zhàn)術,死嗑。要有巨大的通訊錄庫。發(fā)短信、寫郵件、打電話、托朋友、托更多的朋友說明采訪意圖,一次不行第二次,二次不行三次,總有一天他會給你半小時,只要你有半小時你就成功了。只要你坐到他的辦公室,約到10分鐘,提前半小時到,也許就是40分鐘,問題問得好也許就變成1 小時。做為記者,要理直氣壯,只要是這個行業(yè)的人都可以采訪。采訪他是對他好,是關注他,是因為他有名,他沒有道理不接受。不在于你在哪個媒體,而在于你給他帶來幫助。 實在約不到,可以跟別的記者旁聽。如果你不去采訪重要人物,只參加新聞發(fā)布會,你永遠做不出來的。記者的成功就在于你采訪重要人物的次數,沒有采訪重要人物的經驗,你永遠不知道如何采訪。 5、采訪之初 首先要給采訪對象留下好印象。因此要提前到達,事先養(yǎng)足精神,且衣著得體。用半小時左右問時間表,即問他的簡歷。人在被問及過去時往往比較放松,可以任意去講??赡軙婕凹毠?jié),要了解哪些跟故事有關、哪些無關,只追問有關的細節(jié)。得到20%對你的故事有幫助。采訪時讓他回顧童年,他會很高興,后面他就可能講出他原本不愿意講的。 其次問細節(jié)。在問矛盾之前可以問一些細節(jié)。充滿文章的細節(jié)是最打動人的,故事會非常豐滿。細節(jié)看來與沖突無關,但讀者會感覺被帶入現場,使故事具備非常強的現場感。如果你不問,被采訪對象不會意識到細節(jié)的重要性。細節(jié)問得越來越詳細越好,尺度掌握在不讓對方厭煩為佳,有點煩都沒關系。主要的細節(jié)問題到最后20%時間再問。要不厭其煩地細問,如果你前面80%的時間表現好,出于彼此的尊重他會配合。但你是在消費他的忍耐度,如果他厭煩了站起來離開,你采訪已經大功告成。 然后問矛盾。針對事先準備好的故事來問矛盾。沖突代表矛盾,他往往不愿意去講。問矛盾的技巧非常高。一定不要讓被采訪人了解你知道多少,所以記者一定要少說話。最好讓他感覺到你知道一切,只是來求證一下。用老的事實得出新的事實。對方臉一紅、語速一加快、情緒一激動,新的事實就出來了。如果對方很放松、談笑風生,那采訪就會失敗。他的智商比我們高,他的經驗比我們豐富,他可以不說假話,卻讓我們?yōu)樗麚u旗納喊。采訪他的對立面得到更多的矛盾,用對方的觀點來刺激他,雙方觀點交鋒是讀者愿意看的。 掌握提問技巧。問題一定要非常直接簡單明了,非常具有封閉性,就像法官問罪犯的是非問題。開放性的問題問不清事實。要讓他知道你的邏輯是清晰的,而不是天上地下地胡亂問。他不知道你的邏輯時、他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他就會厭煩。 最后確定主題。一篇文章如果沒有主題,就沒有必要寫。但80%記者不明白文章一定要有主題。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題,而不能有多個主題(采訪提綱里可以預定幾個主題)。半小時采訪結束后,就應確定主題,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時候,就應知道哪些故事需要加強、哪些故事不必再問。長篇故事有7 個故事就足矣,但究竟寫幾個,由主題決定,而主題須在采訪時就確定。 采訪要全程使用錄音。不用錄音機的記者是傻記者。采訪過程中不能記筆記。語言只能傳遞有限的信息,所以一直看著對方的神情,而不能記筆記。記筆記會把耽誤獲取最重要的信息。采訪時間只能1.5小時左右,超過則疲憊。采訪的經驗是鍛煉出來的。 采訪結束后整理錄音。整理錄音會幫助你熟悉采訪過程,能幫助你熟悉材料和細節(jié),使你的腦子里充滿材料。語言只能給受眾40%信息,所以錄音多聽幾遍,就會聽出很多弦外之音。直到今天,重要的文章我都一定要親自整理錄音。如果錄音沒錄上,那就像世界末日。采訪之后,要花一天的時間把所有錄音整理成文字,每句話都整理出來。 圍繞思考主題。如果整理錄音得到的材料指向不明確,說明采訪失??;如果70%指向一個方向,就指向一個模糊的主題??梢杂?0個字、10個字寫實標題,再慢慢壓縮,得到一個短標題。如果出現多個主題怎么辦?這正是考驗記者的概括能力的時候。需要把幾個好主題的共性找出來,在上面再提練一個主題。 6、寫作 把對話體變成故事體,90%記者作不到。作到有主題,把對話體變成故事體,都是不容易的。但是對話體可閱讀性很差,一點都不精彩,必須改寫成故事體。羅列是不行的,一篇消息不能幾件事。要把每個故事寫成特寫,特寫首先需要場景,場景則需要很多細節(jié)。特寫無非是一個場景,加上人物的動作,動作產生結果。場景的累加就是故事,就像拍電影一樣。作為記者,要制造場景,然后把場景迭加。寫好故事的前提是寫特寫。不會寫大故事,先寫小故事。 只有一個技巧:開頭是一個切入點,找一個高潮、矛盾的中心、激化的轉折,把場景推出,讓人物打斗一番,后面就可按時間順序推出故事,其實就是簡歷的擴大版。完成這些工作,故事就寫成了。故事不太豐滿時,可以場景之間加上事實。場景要清晰,像照片、像電影鏡頭。場景+事實可將讀者帶到現場,讓讀者感受主人公的人生。 細節(jié)是關鍵。細節(jié)是對話體變成故事體的關鍵。沒有細節(jié)的故事就顯得很假,有細節(jié)的故事就顯得真實,這非常重要。為細節(jié)花精力是頭疼的,但必須為了得到細節(jié)到處尋找。可以用別人的材料來豐富你的細節(jié)。這不是抄襲,只是用補充不足的細節(jié)、事實。對于名人來說,采訪者很多,得到的細節(jié)和事實很多。你豐富到你的句子成分中,豐富你的故事。最不重要的是觀點,觀點沒有價值。 幾個不要。作者千萬不要跳出來,不要發(fā)任何議論,實在忍不住就讓人物來說。引語不要太多。只有強烈表達其個性時才用引語。引語要變成細節(jié)或事實。不要把采訪經過寫到故事里,采訪如果精彩可寫采訪手記,如果有評論可另寫一篇文章,三篇文章不可混同。 修改文字。只有當大局已定時,才開始遣詞造句。一定要用短句子,首先要把長句子變成短句子,長句子很累,像論文。句子不要頭重腳輕,要勻稱。短句子天生就是勻稱的。不要用被動句,只要有主語的就用主動句。消滅形容詞,形容詞是沒用的,會讓人覺得作者很輕浮,要用細節(jié)將形容詞替換掉。要把句子作到精減。每個字都是成本,成本很重要。字越多讀者付出的成本就越多,他索取的就越多??蓜h可不刪的一定要刪掉。這是很痛苦的,不舍得是不行的,實在下不了手請編輯幫助。 標題和第一段。標題很重要,第一段很重要,必須花 30% 的時間去好好考慮。標題和第一段(前300字)都是文章的廣告,不會寫標題和第一段的人是不會寫廣告的人。如果讀者讀到 20 字還覺得沒有意思,他不會繼續(xù)讀下去。要花很多時間,約 20%的時間去想標題。例如丁磊的標題“誰是誰的江湖夢”,很精彩。例如《百年孤獨》的第一句,把時間推到未來,又把時間推回過去,讓人覺得歷史的滄桑和興趣性。不知道如何把故事弄精彩時,把時間拉來拉去、用進行時是一種技巧和辦法。 態(tài)度。只有專注,排除一切干擾,才可以24小時寫作。文章不是一口氣寫出來的,所以不開夜車,而是掌握一套方法,把寫文章變成步驟,每次只作一點點,使每個步驟都是可操作的,使每個環(huán)節(jié)上都是簡單的。只有對話體變成故事體這個階段,才是需要高度注意力的。99%的人都不是天才,所以要用慢功夫去熬出來,用工匠的方法來寫作。要用一種工匠的心態(tài)對待工作。 每篇文章都改4遍,每篇文章都寫到75分以上。勤奮很重要。直到今天除了睡覺就是工作,喜歡打游戲但是很克制,為了把記者作好確實下過苦功。向很多人學習??措娪耙彩菍W習。 二、專門話題怎樣寫評論 三、怎樣讀書 書是好東西,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你的一切??上Т蠹叶疾蛔x,不仔細讀。新聞教科書美國有幾本,其中美聯(lián)社的《如何成為頂級記者——美聯(lián)社新聞報道手冊》非常好。新聞上的所有定義和知識都有。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