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精品一级影院在线播放,真实强奷在线中文

  • <dfn id="by97i"></dfn>

  • <output id="by97i"></output>

    ?


     首  頁  總攬  寫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規(guī)  技術論文  礦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價行情  在線投稿  | 西北站  華中站 | 特約通訊員檔案

    我國綠色煤炭資源量約5000億噸

    煤炭資訊網 2018/5/31 11:29:58    頭條

    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項目首提“綠色煤炭資源量”概念,據測算目前我國綠色煤炭資源量約占總資源量的10%,按現有條件,僅可采40年至50年

    本報訊記者鄢麗娜報道“我國預測煤炭資源量約5.97萬億噸,探明煤炭儲量1.3萬億噸。而我國綠色煤炭資源量只有5048.95億噸,僅占全國煤炭資源量的約10%。”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研究項目“我國煤炭資源高效回收及節(jié)能戰(zhàn)略研究”項目負責人袁亮5月27日在項目成果發(fā)布會上表示。按照目前我國的能源需求和煤炭資源回收狀況,綠色煤炭資源僅可采40年至50年。

    袁亮介紹,針對我國煤炭資源高效回收與節(jié)能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我國煤炭資源高效回收及節(jié)能戰(zhàn)略研究”項目提出了“綠色煤炭資源量”的概念。

    “綠色煤炭資源量是指能夠滿足煤礦安全、技術、經濟、環(huán)境等綜合條件,并支撐煤炭科學產能和科學開發(fā)的煤炭資源量。”袁亮說。綠色煤炭資源指數則是指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煤田地質區(qū)或煤田中,保有煤炭資源量中綠色煤炭資源量所占比重。

    綠色煤炭資源量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評價指標,即資源安全度、資源賦存度、生態(tài)恢復度和市場競爭度。每項指標下還有細化的指標,如煤與瓦斯突出、埋深、生態(tài)恢復、礦井全員工效等。

    項目研究發(fā)現,我國現有綠色煤炭資源量主要分布在晉陜內蒙古寧甘地區(qū),該區(qū)域綠色煤炭資源量為3697.61億噸,占全國的73.23%;新疆青海地區(qū)保有量為633.77億噸,占全國的12.55%;華東區(qū)為418.32億噸,占全國的8.29%;華南區(qū)為253.15億噸,占全國的5.01%;東北區(qū)為46.1億噸,占全國的0.91%。

    一方面是我國綠色煤炭資源量少,另一方面卻是煤炭資源回收率低,資源開采浪費嚴重,開采節(jié)能水平低。

    據了解,我國煤礦資源回收率平均僅在50%左右,與美國、澳大利亞等發(fā)達國家約80%的回收率有較大差距。按照當下的能源需求和煤炭開采回收率,我國綠色煤炭資源僅可供開采40年至50年。“綠色煤炭資源被過快占用、消費和浪費。”袁亮說。

    “可供開采的綠色煤炭資源量極其有限,我國只是相對富煤。”袁亮強調,“這是寶貴的稀缺資源,我們要保護綠色煤炭資源。”

    總參工程兵科研三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顧金才認為,我國的綠色煤炭資源量如此少,可供開采的時間短,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袁亮同時也表示,綠色煤炭資源量是一個相對的數,可以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增加我國的綠色煤炭資源量。

    就此,袁亮提出我國煤炭行業(yè)轉型發(fā)展新模式。一是要保護資源,優(yōu)先開發(fā)綠色煤炭資源,實現資源高效回收。二是保護生命,依靠科技創(chuàng)新走煤炭科學開發(fā)與互聯(lián)網+人工智能跨界融合之路,進行煤炭安全智能無人精準開采,實現零事故零死亡。三是保護環(huán)境,走資源開發(fā)與環(huán)境保護協(xié)調之路,發(fā)展煤炭低損傷低能耗和全物質循環(huán)利用技術,實現綠色開發(fā)。

    “爭取用10年至20年時間,將煤炭由勞動密集型轉型發(fā)展為技術密集型高科技行業(yè),實現用最少的煤礦數量、最小的開采面積支撐國家能源和資源需求。”袁亮說。

    此外,該項目還提出了我國主要煤炭生產基地優(yōu)化布局策略,制定了我國煤炭資源高效回收與節(jié)能戰(zhàn)略目標及技術路線圖。

    據了解,“我國煤炭資源高效回收及節(jié)能戰(zhàn)略研究”為2015年—2017年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研究項目,包含“我國煤炭開發(fā)布局及開采方法戰(zhàn)略研究”等5項子課題。項目牽頭單位為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參與單位包括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礦業(yè)大學、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等。



    來源:中國煤炭報 作者:鄢麗娜      編 輯:徐悉
    聲明:本網站新聞版權歸煤炭資訊網與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網絡媒體或個人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煤炭資訊網(www.ducatiukracing.com)及其原創(chuàng)作者”,否則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網轉載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通訊員除外),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


    總編輯:李光榮    副總編:韓一凡  顧問:王成祥、王金星   主編:歐陽宏  編輯:楊建華(網站監(jiān)督)、黃永維、曹田升、陳茂春
    備案序號:渝ICP備17008517號-1|渝公網安備50010702502224號
    電話:(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資訊網原中國煤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