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崗:參加煤層氣公司寫作培訓學習有感 | |||
煤炭資訊網(wǎng) | 2019/8/20 13:10:50 寫作 | ||
近日,我有幸參加了煤層氣公司舉辦的寫作培訓學習,聆聽了院校專家教授、博士的授課,受益匪淺。 企業(yè)的新聞報道寫什么?新聞報道怎樣寫?如何進行采訪?怎樣挖掘新聞素材?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寫作愛好者非常關注的課題。結(jié)合我自身30多年的寫作經(jīng)驗,我非常贊同授課老師的一些觀點,當然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和體會: 一是多讀、多看報紙和網(wǎng)站上刊登的新聞稿件,這是提升新聞鑒賞水平的重要途徑。通過剖析每篇稿件的結(jié)構特點和寫作手法,就能從中領悟到寫作技巧。同樣是一篇會議報道,不同的作者就有不同的寫法。有的寫成了會議記錄,有的將會議的議題放大,突出了“新聞點”。要多分析寫作高手是如何抓住新聞點的?包括文章的機構、段落是如何安排的,他們是如何描寫和敘事的,慢慢體會,就能逐步掌握寫作的技巧。 二是多寫、多改自己的新聞稿件,善于精雕細琢,這是提升稿件質(zhì)量的內(nèi)在要求。我一般對自己新寫的新聞稿件至少改7遍。一看標題與內(nèi)容是否相符,是否簡明,是否有新意;二看導語是否概括準確;三看稿件結(jié)構是否符合“鳳頭豬肚豹尾”,五要素缺不缺;四看整體結(jié)構是否完整,背景、引言合適不合適;五看有沒有錯別字和語法錯誤。我每看一遍都有可改之處,直到感覺完美,再對外發(fā)稿。 三是提升新聞敏感度,練就捕捉新聞的一雙慧眼,這是新聞愛好者必須具備的一個基本功。初學寫作的朋友都有一種困惑,那就是“沒什么可寫”。其實,可寫的新聞很多,我一年能寫150多篇。授課老師在“怎樣發(fā)現(xiàn)新聞”中講到,所謂新聞就是新近發(fā)生的真實的有傳播價值的事情,如:先進人物的事跡、創(chuàng)新的工作方法、新取得的工作成績,等等,都是新聞素材。只要“留心”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新聞。 四是用一顆“愛心”去觀察世界,捕捉新聞,這是新聞愛好者應具備的道德品質(zhì)。寫作是件“苦差事”。無論寫事還是寫人,還是尋找“新聞點”,都得從龐雜的素材中理出重點,用心構思,認真提煉。只有下足了功夫,寫出的稿件才會有個性、有畫面、有故事。如果缺少了“愛心”,抱著為了完成投稿任務的態(tài)度去寫新聞,那是寫不出好新聞來的,甚至會寫走樣,寫失真,把一條“活魚”寫成了“死魚”。如果缺少對寫作的喜愛,也是堅持不了長久的。 五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吃透“兩頭”寫新聞,這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堅持的一個原則。新聞戰(zhàn)線是黨的生命線,這就要求廣大新聞愛好者必須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本單位的故事。要吃透“兩頭”寫新聞。只有吃透“上頭”精神,才知道該宣傳什么,報道什么,只有吃透“下頭”情況,才能抓住新聞。再就是要注重新聞時效,該加班時就加班,該熬夜時就熬夜,不要把新聞拖成了“舊聞”。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傊瑢懶侣勔⒁庵R的積累,平時要多讀書、多看報,加強自身文化底蘊和政治思想的修養(yǎng),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要練就敏銳的觀察力,隨時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及時捕捉新聞,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搶”新聞,并認真寫出第一時間的新聞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