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焦月度策略:焦煤的“黃金時代”結束了嗎? | |||
煤炭資訊網 | 2021/9/4 8:02:13 頭條 | ||
行情回顧 7、8月份,由于國內保供、蒙煤進口不及預期,煉焦煤價格瘋漲屢創(chuàng)新高,期現(xiàn)價格中樞由1800上移至2500;在焦煤的推動下,焦價兩輪調降結束后累漲7輪,價格中樞上移至3000附近。 展望后市 我們發(fā)現(xiàn)影響供需兩端主要有五大變數(shù),包括能耗、環(huán)保、安全、保供以及疫情: 1)需求端主要受減排影響,碳減排落腳點仍在產量壓減,壓減矛頭指向長流程,然而鋼廠限產對煤焦的影響彈性較大,我們估算焦炭8-12月需求減量-122萬噸、505萬噸、924萬噸,對應焦煤消費減量分別為-162萬噸、671萬噸、1229萬噸。 2)焦炭供給端主要受環(huán)保監(jiān)管影響,新建產能延后投產,產能置換缺口仍有400萬噸待彌補;在產焦爐限產擾動不斷,與粗鋼產量壓減并存,這種因時制宜的焦企限產可能帶來階段性的供需錯配機會。 3)焦煤供給端取決于安全檢查、保供政策以及進口煤。對于在產煤礦,增產空間小,超產受法律限制,且煤礦事故導致供應收緊的預期或將邊際減弱。對于新增煤礦,煤炭保供政策陸續(xù)落地,短期增產緩慢,中長期確定性強。而進口煤方面,288口岸因疫情不時閉關,蒙煤進口不及預期,但非澳煤進口強勁,我們預估8-12月進口煉焦煤同比缺口大幅收窄。 基本面分析 當前,焦煤庫存低位下降,降幅收窄,向上動能減弱,而焦炭庫存小幅增加,驅動中性向下。鋼廠接漲空間仍在,但逐步縮小,驅動中性向上;焦鋼產量比走強,驅動向下。在團隊估算模型中,8-12月,焦煤供需缺口較去年同期可能擴大1057萬噸,也可能收窄1287萬噸。而焦炭供需缺口較去年同期大概率走擴,增幅531-1577萬噸不等。 投資策略 焦炭整體維持中性態(tài)度,關注階段性錯配機會;焦煤整體維持中性態(tài)度,焦炭供需缺口同比增幅大于焦煤,長線關注做多焦化利潤機會。 正文 01 近期行情回顧 焦炭:鋼廠限產預期波動,原料煤推高焦價。7月,各省份出臺粗鋼產量壓減政策,焦鋼利潤面臨重新分配;8月,鋼廠限產預期減弱,原料煤緊缺,強勢推高焦價。焦價調降2輪后累漲7輪,盤面中期回調,總體震蕩走強;上半年價格中樞維持在2500左右,7-8月上移至3000左右。 焦煤:國內保供、蒙煤進口不及預期,煤價瘋漲屢創(chuàng)新高。7月,煤礦生產恢復緩慢,用電高峰保電煤,蒙煤進口不足;8月,煉焦煤庫存持續(xù)下降,煤炭保供不及預期,疫情擾動運輸和進口。焦煤現(xiàn)貨加快漲價頻率和幅度,盤面跟隨現(xiàn)貨上漲,略有滯后;上半年價格中樞從1600上移至1800,7-8月繼續(xù)上移至2500。 02 變數(shù):能耗、環(huán)保、安全、保供、疫情 1、碳減排落腳點仍在產量壓減,壓減矛頭指向長流程 單位鋼鐵產品能耗下降空間較小,產量壓減仍是落腳點。2020年末工信部指出,要堅決壓縮粗鋼產量。今年前7個月,我國粗鋼產量同比+8.3%,壓減壓力推遲至四季度。若執(zhí)行產量平控,預計2021年8-12月粗鋼產量同比需下滑10.7%,需減量約4953萬噸。 粗鋼壓減矛頭指向長流程,或考慮錯峰限產。生態(tài)環(huán)境部指出,鋼鐵產量壓減遵循“兩限、兩不限、三可”原則,其中“兩不限”即不限A級企業(yè)的鋼鐵產量,不限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yè)產量;由此,粗鋼壓減的矛頭指向了長流程煉鋼。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同時倡導不搞均攤,因此若考慮錯峰限產即將檢修調整至秋冬季,則焦炭有望迎來階段性錯配機會。 長流程鋼廠或優(yōu)先選擇減少轉爐環(huán)節(jié)廢鋼添加比例,以實現(xiàn)產量壓減。今年前7個月,受鐵水成本上漲影響,轉爐環(huán)節(jié)廢鋼添料有所增加,生鐵系數(shù)顯著走弱。今年鋼鐵限產政策由“限產能”轉向“限產量”,長流程鋼企應對策略也隨之轉變,且考慮高爐固定攤銷成本,或優(yōu)先選擇減少轉爐環(huán)節(jié)廢鋼用量。 鋼廠限產對爐料的影響彈性較大,焦炭8-12月需求減量[-122,924]萬噸。轉爐環(huán)節(jié)的廢鋼添加比例通常為20%,且不能低于10%。假設三種廢鋼減量情景,分別測算其對焦炭消費的影響,結果表明廢鋼添加比例下調至10%/13%/15%時,焦炭消費減量分別-122萬噸、505萬噸、924萬噸。對應焦煤消費減量分別為-162萬噸、671萬噸、1229萬噸。綜上所述,轉爐廢鋼添加比例降低越多,產量平控對雙焦需求沖擊越小。 2、環(huán)保監(jiān)管加強,新建延后、在產限產或成常態(tài) 淘汰、新增均有延后,400萬噸產能缺口待彌補。去年凈淘汰2517.1萬噸,今年前7個月凈增2129萬噸,仍有近400萬噸的缺口待彌補。通過對mysteel產能增減數(shù)據(jù)的跟蹤,我們發(fā)現(xiàn)產能淘汰和新增投產均有延后。 主產地焦化產能/產量壓減預期擾動不斷。山西要求加速淘汰4.3米焦爐,據(jù)草根調研數(shù)據(jù),山西在產焦爐30%仍為4.3米焦爐;山東菏澤、濟寧地區(qū)焦企普遍限產幅度達30-50%,影響時間未定,涉及產能1200萬噸,山東其他地區(qū)焦企也有限產;唐山為保障空氣質量延長焦企出焦時間,并延后新建產能投產;陜西焦企限產,涉及1170萬噸,日均產量下降1.28萬噸;內蒙焦化亦受能耗雙控影響。 焦企限產的根本目的:降低煤炭消費量+改善環(huán)境質量。這就意味著粗鋼產量壓減與煤炭消費量壓減是并存的,焦炭供需均受限,而因時制宜的主產地焦企限產則可能帶來階段性的供需錯配機會。 3、在產產能增產空間小,煤礦事故對供給擾動邊際減弱 在產煤礦增產空間小,超產受法律限制。國家嚴格管理煤礦超產問題,不得超過核定產能的10%,而年內國內煤礦開工率100%-110%,因此在產煤礦的增產空間不大。目前,煉焦煤產量仍未恢復至七一限產前水平。 煤礦事故對供給端的擾動邊際減弱。7、8月煤礦事故頻發(fā),安監(jiān)局開展煤礦井下防潰水潰沙專項檢查,煤礦安檢趨嚴。然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文,除有法律依據(jù),嚴禁地方政府要求特定區(qū)域或行業(yè)停產停業(yè),這意味著后期煤礦事故導致供應收緊的預期或將邊際減弱。 4、多重保供手段并行,推動新增煤礦產能釋放 煤炭保供政策陸續(xù)落地,短期增產緩慢,中長期確定性強。7月底,發(fā)改委等三部門發(fā)文,對煤礦產能核增實行產能置換承諾制:2022年3月31日前提出核增申請的煤礦,不需要提前落實產能置換指標,可采用承諾的方式進行產能置換,取得產能核增批復后,在3個月內完成產能置換方案。受手續(xù)流程限制,產能核增短期內保供效果尚難體現(xiàn)。 8月初,發(fā)改委、能源局發(fā)文,同意聯(lián)合試運轉到期煤礦延期。目前,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新疆等5省區(qū)已對15座聯(lián)合試運轉到期處于停產狀態(tài)的煤礦辦理延期手續(xù),同意聯(lián)合試運轉時間再延長1年,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增產增供;15座煤礦涉及產能合計4350萬噸/年,已全部復產,預計每日可穩(wěn)定增加產量15萬噸。 5、蒙古疫情擾動頻繁,然其他國家進口強勁 288口岸因疫情不時閉關,蒙煤進口不及預期。Delta病毒來襲,蒙古國當日新增確診量再次攀升,政府決定將橙色級別的全國疫情防控高度戒備狀態(tài)再次延長至2021年底,預計至少9月下旬新增確診可降至1500人;中蒙口岸因疫情不時關閉,蒙煤進口不及預期。 2021年8-12月預計進口煉焦煤同比缺口大幅收窄。樂觀預測下,中蒙口岸恢復正常,8-12M進口同比減量66萬噸,前值1071萬噸。悲觀預測下,蒙古疫情反復擾動,同比減量或達到845萬噸,前值為1790萬噸。 我們發(fā)現(xiàn),本次預估中,進口煉焦煤同比缺口大幅收窄,主要受非澳煤進口強勁影響:1)美煤指標堪比澳煤,進口量暴增,但昂貴且運輸周期長;2)加拿大、俄羅斯煤進口增長顯著,但俄羅斯煤主要以配煤為主,進口優(yōu)質主焦煤實際缺口更大。 03 雙焦基本面分析 煉焦煤各口徑庫存均處于同期最低水平。洗煤廠精煤庫存、港口庫存由升轉降;焦化廠庫存微幅下降,鋼廠庫存降幅收窄;整體煉焦煤庫存低位下降,降幅收窄,向上動能減弱。 焦炭各口徑庫存小幅增加,但仍處低位,驅動中性向下。焦企庫存低位續(xù)降,鋼廠、港口庫存由降轉升,整體庫存小幅增加,但仍處低位。 各環(huán)節(jié)產能利用率尚未恢復至七一前水平,鋼廠限產嚴格。 鋼廠接漲空間仍在,但逐步縮小。焦化利潤率9%,稍有改善,但仍在低位。螺紋-焦炭利潤率差值處于95%歷史高位,驅動中性向上。焦炭供需均走弱,但鋼廠限產更甚。鋼廠日均鐵水產量同比下滑更甚,焦鋼產量比走強,驅動向下。 煉焦煤供需缺口同比變化幅度[-1287,1057]萬噸。經團隊測算,8-12月焦煤供需缺口同比變化如下:1)當供給偏悲觀時(國內供給不足、進口不足)時,若轉爐廢鋼添加比例分別下降為10%/13%/15%,焦煤供需缺口較去年同期將擴大1057萬噸/224萬噸/收窄334萬噸。2)當供給偏樂觀時(國內增產有效、進口強勁)時,若轉爐廢鋼添加比例分別下降為10%/13%/15%,焦煤供需缺口較去年同期將擴大104萬噸/收窄729萬噸/1287萬噸。 焦炭供需缺口同比擴大[531,1577]萬噸。經團隊測算,8-12月焦炭供需缺口同比變化如下:根據(jù)焦化廠的日均焦炭產量,考慮統(tǒng)計局和Mysteel的統(tǒng)計口徑差異,我們團隊估算出2021年8-12月供應端同比去年減量約1455萬噸。根據(jù)前面估算,轉爐廢鋼添加比例下調至10%/13%/15%時,焦炭消費減量分別-122萬噸、505萬噸、924萬噸。 綜上,忽略焦炭進出口影響(量少),可得出2021年8-12月焦炭供需缺口同比擴大1577萬噸/950萬噸/531萬噸。若8-12月焦企限產力度(因環(huán)保、原料)超預期,則供需缺口較去年同期將進一步走擴。 預計8-12月焦炭供需缺口同比增幅大于焦煤。在團隊估算模型中,焦煤供需缺口較去年同期可能擴大1057萬噸,也可能收窄1287萬噸。而焦炭供需缺口較去年同期大概率走擴,增幅531-1577萬噸不等。 04 雙焦基本面數(shù)據(jù) 焦炭方面,供需兩端均受限產影響,但需求端受沖擊更甚;原料緊缺限制供給增量,并提供成本支撐;整體維持中性態(tài)度,關注階段性錯配機會;焦炭供需缺口同比增幅大于焦煤,長線關注做多焦化利潤機會。 焦煤方面,需求端韌性較強,長期有走弱趨勢;供給主要受政策調控,國內增產推進中;進口煉焦煤同比缺口大幅收窄,非澳非蒙進口強勁;整體維持中性態(tài)度,關注做多焦化利潤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