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進步:基層通訊員如何寫稿投稿 | |||
煤炭資訊網(wǎng) | 2022/9/23 23:47:14 寫作 | ||
前不久,礦宣傳部讓我給全礦基層通訊報道員講一次寫作課。我結合自己28年的寫作經(jīng)歷,談談作為一名基層通訊報道員,如何寫稿、投稿。
一、基層通訊員如何寫稿? 作為一名基層通訊員,要想寫好稿件,必須要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理論就是學習和掌握有關寫作的基礎知識;實踐就是具體寫通訊報道的寫作技巧、如何提高上稿率等。談到基層通訊員如何寫稿,我想從三個方面談起:愛好是動力、學習是基礎、勤奮是關鍵。 1.愛好是動力。我上初中時就喜歡寫作文,我的作文經(jīng)常在班上被語文老師當作范文去讀,這給了我極大的鼓舞和寫作動力。我上初中時夢想以后能考上大學,畢業(yè)后進報社當一名記者。這個夢想源于我的遠房外甥任建民。建民的老家在蕭縣永堌村,他清華大學畢業(yè)后進了人民日報社,擔任了7年的體育記者。1994年8月至2002年12月,建民擔任人民日報社教科文部助理編輯、編輯;2002年12月至2006年1月,任人民日報社教科文部科技組副組長;2006年1月,任人民日報社國際部主任編輯;2006年4月,任人民日報社駐泰國記者站首席記者;2010年1月,任人民日報社國際部主任編輯;2010年6月,任人民網(wǎng)美國公司籌備組負責人;2011年1月,任人民網(wǎng)美國公司總經(jīng)理;2017年7月起至今,任人民網(wǎng)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編輯兼人民網(wǎng)美國公司總經(jīng)理。 當時,我也想當一名記者。但是初中畢業(yè)后沒考上高中,我當記者的夢想破滅了。我走上寫作的路是在1994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整28年了。那時我初中畢業(yè)已經(jīng)兩年,因為我大哥在鐵運處工作,大哥給我在鐵運處烈山養(yǎng)路區(qū)找了一份工作,臨時工,也就是養(yǎng)路工人,維護鐵路,具體的工作內(nèi)容是換換鐵軌、水泥枕、撥道。上午8點點名,10點就下班了。下午3點點名,5點就下班了。時間不長,工資一天4塊5毛錢,雙休日不上班。因為業(yè)余時間充裕,我便萌生了寫新聞稿的念頭。 說真的,那時我還不熟悉寫作的理論知識,更不知道什么是新聞六要素。當時烈山養(yǎng)路區(qū)有淮北日報和淮北礦工報,沒事時我就看這兩份報紙,看報紙上的稿子,看看人家是怎么寫的??吹枚嗔耍矣X得自己也能寫出來。當時,淮北日報有個欄目叫“社會新聞”,淮北礦工報有個欄目叫“社會經(jīng)緯”,主要寫社會上發(fā)生的一些新聞事件。比如,有人見義勇為、有人拾金不昧等等,這樣的新聞可遇不可求,而我們烈山養(yǎng)路區(qū)經(jīng)常在烈山大道口附近施工,每天都會看到很多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當然也會遇到一些突發(fā)性事件。 1994年9月初的一天,烈山地區(qū)下大雨,我聽說有兩個年輕人在雨中搶奪一個路人的錢包,正好被我們烈山養(yǎng)路區(qū)的職工王福義看到,王福義上前制止,跟兩個搶錢包的人搏斗起來,最終嚇走了那兩個人。當天,我就寫了一篇社會新聞《兩青年雨中搶錢包,養(yǎng)路工挺身斗歹徒》。這篇稿子我寄給淮北日報和淮北礦工報,9月17日淮北日報二版刊登這篇新聞,這是我的處女作,第一次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那種心情無法用語言來表達。10月6日,淮北礦工報也發(fā)表了這篇社會新聞。這篇稿子先后登上了淮北日報和淮北礦工報,給了莫大的鼓舞。從那時開始,我開始不停地寫稿、投稿?!稉Q水泥枕》《冒雨檢查》《撥道》《茶話會為何中斷》《雨夜敲門》《誰說女子不如男》等一篇篇新聞稿,先后在淮北日報和淮北礦工報發(fā)表。 可以這么說,每一個寫稿子的人,都希望自己的稿子變成鉛字在報紙上發(fā)表。 記得1994年,我第一次在《淮北日報》上發(fā)表新聞稿時,我拿著那張報紙不知看了多少遍,晚上久久不能入睡,躺在床上還在看那篇稿子。其實,沒到鐵運處之前,我在老家就開始寫稿子。我的第一張稿費單的金額是一元錢。我至今清楚地記得郵遞員給我送稿費單的情形。那天,郵遞員笑著把稿費單給我說:“我看你還是別去領了!”我剛開始誤以為是十元整,其實是壹元整,是從百里外的宿州市人民廣播電臺文藝部寄來的,是我寫的一篇皇藏峪游記的稿子。想想也是,這一元稿費真沒法去領。那時領稿費只要私章,刻一個私章3元,坐車去18里外的白土鎮(zhèn)郵局去領,往返車票4元,要么騎自行車去。那時的路都是石子摻土的路,很難走。如果坐車,我領回稿費就得倒貼6塊錢,所以我不打算去領了。當時,有幾個平時不錯的玩伴到我家來,他們都知道我收到一元錢的稿費,到處傳開了。當然,他們絕對沒有嘲笑我的意思。 中午,我父親下地干活回來,得知我收到稿費單,他鼓勵我:“咋不去領,你刻個私章,這是第一次,以后肯定還會收到稿費單。”正是我父親的鼓勵,我才有了寫作的勁頭和熱情。從那以后,我心里憋足了勁,寫作勁頭更大,不但給電臺投稿,還給拂曉報、安徽日報投稿。這就是在推銷自己,你不給報社投稿,你的稿子寫得再好,報社編輯也不會知道,他們絕不會登門去找你投稿。 1995年,我走進淮北煤礦技工學校,學的是應用電子專業(yè)。上技校期間,我擔任了學生會宣傳部外宣組副組長,94屆一個叫薛坤的學生擔任組長。薛坤的稿子寫得好,學生會主席讓我和薛坤專門負責技校的外宣工作。技校三年中,我共在淮北日報和淮北礦工報發(fā)表新聞稿20篇。1998年技校畢業(yè)后,因是計劃外招生,學校沒有分配工作,我便回到老家蕭縣莊里鄉(xiāng)小蔡村,當起了一名“土記者”。1999年,我私下認為是我寫作成績最突出的一年。那一年,我在《半月談》發(fā)表稿件2篇,在《安徽日報》發(fā)表稿件15篇,在《拂曉報》發(fā)表稿件46篇。 2.學習是基礎。2000年9月,我走進了桃園煤礦,成了一名采煤工人。工作之余,我繼續(xù)寫新聞稿,這個時候,我開始學習寫作的理論知識。那時,宣傳部給每個通訊員發(fā)了一本寫作書籍,我沒事時就翻看。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真正掌握了寫作的理論知識。自己的寫作才開始走上正軌,而不是像原先想什么寫就怎么寫。休班時,我會到宿州新華書店去,只要發(fā)現(xiàn)寫作方面的書籍,我都買回去學習。每次到淮北時,我也喜歡到書店溜溜。掌握了寫作的知識,再多看看淮北日報和淮北礦工報,寫稿水平很快提高了。我在桃園礦采煤一區(qū)因?qū)懜宄煽兺怀?,區(qū)長曹蘇把我從井下調(diào)到了地面,擔任團支部書記,專門負責寫稿,可以這么說,寫稿改變了我的命運,如果不是寫稿,我現(xiàn)在肯定還在井下采煤。 最近這十多年,我把閱讀的目光放在文學書籍上。古典文學和現(xiàn)代文學我都讀。一開始,我寫散文、寫隨筆,寫心靈類的短文。從2008年開始,我開始讀一些小說方面的書籍。比如《小說選刊》《中篇小說選刊》《陽光》《安徽文學》《清明》《小小說選刊》《天池小小說》等。這些書籍,有的自己買,有的在網(wǎng)上閱讀。通過閱讀,提高了我小說寫作的水平。我想告訴大家,想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只有多讀書多學習。多讀書,才能把握寫作方向。寫文學稿是這樣,寫新聞稿也是這樣。 3.勤奮是關鍵。書讀多了,社會閱歷豐富了,還得勤奮。寫作是很辛苦的事,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一周才寫一篇小文章,那不叫勤奮。我有一位文友陳春秋,他現(xiàn)在安徽淮北礦業(yè)集團華塑公司黨委宣傳部,他曾經(jīng)是桃園煤礦“桃園論壇”文學版主,網(wǎng)名叫“老怪”,他跟我交流時,說自己看《小小說選刊》看了整整十年,但他以前從不寫小說,最近幾年才開始在中國煤炭報和淮北礦工報副刊發(fā)表文章。陳春秋很勤奮,刮一陣風,他寫出來。下一場雨,他同樣寫出來。陳春秋的文學稿和新聞稿現(xiàn)在在淮北礦區(qū)都能數(shù)得著,這跟他的勤奮是分不開的。我還有一位好朋友,安徽淮北礦業(yè)集團臨渙選煤廠黨委宣傳部的石啟元,他也很勤奮。石啟元當初在部隊擔任文書,后來在桃園礦運輸區(qū)擔任通訊報道員時,石啟元寫稿積極性很高。后來,石啟元輪崗到臨渙選煤廠當了一名裝卸工,現(xiàn)在在臨渙選煤廠宣傳部,到宣傳部后石啟元更加勤奮,他現(xiàn)在發(fā)稿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在淮北礦區(qū)應該能排在前五名以內(nèi)。桃園礦安監(jiān)處有個通訊員叫劉坤侖,這個人十分好學,我2011年沒調(diào)往袁店一礦之前,他經(jīng)常拿著寫好的稿子去找我,讓我給他修改,而且還總是問我,為啥要那樣修改。后來我調(diào)到袁店一礦,他依然用QQ跟我聯(lián)系,讓我?guī)退薷母遄印:髞砦衣犑瘑⒃f,只要石啟元去安監(jiān)處送材料,劉坤侖都要向石啟元請教寫作方面的竅門。劉坤侖還把一些《工人日報》《中國煤炭報》《安徽工人日報》《淮北礦工報》等報刊上的消息、通訊剪貼在一份報貼上,并詳細地分門別類,一旦他需要寫啥樣的稿子,就翻看他的剪報本。他有這種精神和毅力,寫好稿子只是時間的問題。 我還有一位好友孫明華,他現(xiàn)在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理事、宿州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孫明華是宿州市西二鋪派出所的一名輔警。1994年,我在老家蕭縣莊里鄉(xiāng)認識了孫明華,孫明華當時在蕭縣蔬菜果品公司擔任人秘股股長,他主要寫小小說,偶爾也寫新聞稿。蕭縣縣委宣傳部每個月要召開一次全縣通訊員會議,每次見到孫明華時,他都勸我寫小小說。當時,我覺得寫新聞稿能掙稿費,寫小小說還沒有那個水平。20多年過去了,孫明華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寫小小說,而是寫長篇小說。他2020、2021年兩年中,在公安部主辦的《啄木鳥》雜志上發(fā)表了三個長篇小說,其中《湛藍色的雁群》,被《啄木鳥》雜志推薦給上海某影視公司,那家影視公司買斷了孫明華的小說版權,支付孫明華100萬元稿酬。孫明華報過稅后,最后拿到85萬元。正是因為孫明華勤奮,他最終成功了。 寫稿必須勤奮,寫的數(shù)量多了,質(zhì)量自然就上去了。這種做法絕對能提高一個人的寫作水平。如果大家不相信,你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寫作,一天寫一篇。一個月或者幾個月后,你再拿出第一篇文章跟最新寫的文章對比,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你的寫作水平提高了,而且提高的不是一點半點。說實在的,我不算勤奮,但我能堅持寫,硬逼著自己寫。哪怕一天寫一二百字,我也要寫出來。實在沒有素材寫了,我便寫兩三句話,但我不讓自己的寫作“斷檔”。 二、基層通訊員如何投稿? 談到基層通訊員如何投稿,我想談兩個方面:平臺是保障、研究透報刊用稿風格。 1.平臺是保障。有句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知道。但我要說的是,酒香也得常吆喝,否則酒再香,香味又能飄出多遠,恐怕只有近處的人能聞到,而遠處的人根本聞不到。比如我們寫作,你寫的文章再好,如果不投出去,不被報刊發(fā)表,就不會有人知道你寫得好與差。而文章發(fā)表的報刊雜志,就是寫作者的一個平臺。大家有的知道,有的可能不知道,我在干好單位工作的同時,業(yè)余時間喜歡寫小說、寫散文,從2008年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在《陽光》《天池小小說》《當代礦工》《喜劇世界》《百花園》《小小說大世界》《微型小說選刊》《幽默諷刺.精短小說》《金山》《華文小小說》《羊城晚報》泰國《中華日報》印尼《國際日報》蘇里南《中華日報》《中國煤炭報》《內(nèi)蒙古日報》《安徽日報》《淮北礦工報》等中外報刊發(fā)表散文、小說千余篇。長篇小說《礦山農(nóng)民工》《桃花依舊笑春風》在江山文學網(wǎng)連載。2006年初,我加入了淮北市作家協(xié)會,2006年底我加入了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2018年我擔任了淮北市烈山區(qū)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2020年我加入了中國煤礦作家協(xié)會。 這些年的投稿經(jīng)歷,我知道每個報刊雜志都有一個固定的作者群,比如《人民文學》《小說選刊》《詩刊》等國家級刊物,都有一個固定的作者群體,一般作者想在上面發(fā)表文章很難。為什么呢?因為越是大刊越需要名家的文章來支撐。有人也許會說:“我看那些大刊上的文章,有的寫得確實很一般。”這話我不否認,但是大刊需要名家的文章?,F(xiàn)在連一些省級的刊物,也需要名家的文章來支撐。這就是“名家效應”。對于普通作者,尤其是剛開始寫作的,我建議先把目光盯住當?shù)貓罂數(shù)貓罂木庉嫊疹櫛镜刈髡叩?,只要你的稿子不是太差,相信編輯會給你提供一個發(fā)表的平臺。而每個作者,都要對發(fā)表你文章的編輯有一種感恩的心,經(jīng)常用稿件跟編輯聯(lián)系,用好這個平臺。文學稿這樣,新聞稿也是這樣。對于我們這些基層通訊報道員來說,最好的平臺就是淮北礦工報。大家可以把自己平時寫的新聞稿投給淮北礦工報,只要你多投,多使用稿件跟報社聯(lián)系,時間長了,稿子肯定能發(fā)表。一個月投一兩篇,報社不采用,你就泄氣了,不投了,那不行。只有多投,才能有發(fā)表的希望。 2.研究透報刊。要想多發(fā)稿,寫作水平和勤奮是主要的因素,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要研究報紙,只有知道了你給投稿的報刊喜歡用什么題材的文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你研究透了淮北礦工報,知道各個版面需要什么稿子,你的寫作才有針對性。這樣的稿子投給他們,不說百分之百能發(fā)表,命中率也會在60%以上。我是2008年開始寫文學稿的,淮北礦工報副刊叫“熱流”,中國煤炭報副刊叫“太陽石”,無論哪份報紙,副刊的稿子比新聞稿要難上很多。我一開始給中國煤炭報和淮北礦工報副刊投稿時,投了一年多,結果篇篇石沉大海,我有點泄氣了,不想再投稿。后來,我開始研究副刊的稿子。最終,我叩開了中國煤炭報和淮北礦工報副刊的“大門”,經(jīng)常有小說和散文在這兩家報紙副刊發(fā)表。另外,寫作還要懂得“唱四季歌”。所謂“唱四季歌”,就是元旦前寫元旦內(nèi)容的稿子,春節(jié)前后寫春節(jié)內(nèi)容的稿子,三八節(jié)前寫跟女同志有關內(nèi)容的稿子,五一寫跟五一有關內(nèi)容的稿子,七一寫黨建方面的稿子。只要把握住節(jié)點,文章又不差,淮北礦工報肯定會用。當然了,對于我們煤礦來說,寫安全和黨建啥時候都能用。只要角度選得好,站位高,命中率肯定高。哪個編輯不喜歡好稿呢?所以,基層通訊員要想提高投稿命中率,一定要先研究透報紙喜歡用什么樣的稿子,這樣才能一投就中。這叫“投其所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你不付出心血和汗水,想寫好、寫出成績那不大可能。寫作是一件很艱辛的事,必須要耐得住寂寞。只有抱著“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念頭,才能寫出成績。我相信,只要多讀多寫多投稿,寫作就一定能取得成績! 作者簡介:蔡進步,安徽蕭縣人,中國煤礦作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淮北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烈山區(qū)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先后在《陽光》《小說月刊》《天池小小說》《小小說大世界》《微型小說選刊》《幽默諷刺.精短小說》《金山》《華文小小說》《羊城晚報》《中國煤炭報》《內(nèi)蒙古日報》《安徽日報》《淮北礦工報》等中外報刊發(fā)表散文、小說千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