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愛軍:心靈深處的觸動——王金星長篇小說《月亮花開》讀后 | |||
煤炭資訊網(wǎng) | 2024/11/22 20:12:26 寫作 | ||
筆者有幸讀到王金星老師日前創(chuàng)作出版的長篇小說《月亮花開》。讀后,猶如一股清風撲面而來,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一種心靈深處的觸動,使人百感交集,感慨萬千。 《月亮花開》講述了我國南方煤礦女性生活的早期歷史,以及這群神秘的“煤礦女性”在煤礦默默奉獻礦山生活的故事。據(jù)我所知,這后十年來還沒作家寫過反映煤礦最底層女性生活這一題材的長篇小說。這群女性由于長期在煤礦最基層,家庭變故失去頂梁柱,經(jīng)受不幸的婚姻,遭受世態(tài)炎涼的洗滌,經(jīng)歷太多的人間辛酸淚水,甚或有些無奈的礦山生活故事,卻一直不為世人知曉;而她們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在云霧繚繞偏遠的礦山角落,長年與艱苦寂寞為伴,遭受著不幸與厄運如影相隨。更讓人感嘆的是,在煤礦最底層,她們傾畢生精力守護的是與煤礦人和事緊密相連。作者能將他的視角瞄準這些為煤礦最底層的女性,講述關于她們的故事,闡釋她們的心路歷程,使這部小說有了獨特的文學價值和生命力。 我讀此書,便能隨時感受到作者的這種感動,這是一種來自煤礦歷史深處的感動。 小說主人公女性代表王淑珍、朱淑芬等,她們有著對生活與愛情的追求與向往,也有對自己心儀的意中人拋出愛情的繡球。她們被“煤城”的神秘使命吸引著,義無反顧地來到煤礦,只因為她們知道煤礦事業(yè)需要。她們的命運,就這樣緊緊圍繞煤礦生活而展開,感動讀者的心靈,引發(fā)人們對人生觀、價值觀和愛情觀的深度思索。 王淑珍、朱淑芬在煤礦生活的濃濃家庭親情、曲折坎坷的生活經(jīng)歷、她們所經(jīng)受的不幸和與厄運抗衡等富含人性化的情感元素,深深地感染了讀者,成為當今煤礦文學界優(yōu)秀的“冒尖之作”。感謝作者,能在浮躁喧囂的年代靜下心來鉤沉一段幾近湮沒的珍貴歷史,能在解構盛行和搞怪無邊的潮流中堅守一種精神價值,為我們尋回一種來自煤礦歷史深處也直擊靈魂深處的感動。 捧讀《月亮花開》這部小說,可以這樣說,作者就是通過向煤礦歷史深處的追尋,金星就是這樣通過一個個具體人物和生動故事,傳遞著他的感動和思索?!对铝粱ㄩ_》是作者長期在煤礦生活工作實踐而總結、提煉、加工的結晶,是他豐富、曲折的基層閱歷記錄,反映了煤礦最底層女性的心路歷程。該書小說體裁,雖然寫的是煤礦底層女性工作生活的小事,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宏大和刺激的場面,但卻有濃厚的煤礦生活習俗風情,流淌的故事情節(jié),給人以樸實、親切、真實的感悟。 小說圍繞主人公王淑珍,她們在煤礦生活遭遇世態(tài)炎涼及不幸的艱辛生活,通過一系列充滿悲涼而又感人肺腑的細節(jié),生動逼真地書寫了一群掙扎在偏遠角落里煤礦最底層女性的錚錚傲骨和君子之風,包括她們的愛與恨、執(zhí)著與彷徨、堅韌與焦灼,生動展示著南方煤礦女性的執(zhí)著、堅韌而又質樸的精神品質,演繹了她們無奈而又無望的命運際遇。她們艱苦的工作環(huán)境和尷尬的生存境遇,不由使人心生悲憫,我們在為這些煤礦女性的奉獻精神感動的同時,也為她們感到心酸。感受著她們悲情而又浪漫的生存。書中展示了這些煤礦婦女在孤寂中堅守、苦難中真誠、同甘共苦的礦工情,將刻畫人物的精神世界、內心情感真實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些閃耀著人性色彩和光芒的深情描寫,猶如一縷縷冬日的陽光,讓人溫暖和感動。 《月亮花開》的成功,應該歸結為對煤礦生活的真實摹寫和深刻思考,忠于生活、反映現(xiàn)實是小說的最大特點?!对铝粱ㄩ_》不回避現(xiàn)實,源于作者是一位記錄現(xiàn)實生活的記者。他身居煤礦工作生活30多年,對煤礦生活有著深切的認識和體會,以親身經(jīng)歷、耳聞目睹的事實為元素,他筆下的人物都是自己身邊的“你我他”。書中的情節(jié)并不是靠懸疑、錯綜復雜的關系取勝,而是由緊貼于現(xiàn)實的生動情景、情境所累積、編織起來的,共鳴感會時時迸出?!对铝粱ㄩ_》作者的蛻變,很值得稱道,他深沉的思考,使小說具有極強的文學藝術感染力。 要想寫好煤礦題材小說最重要的是給人真實感,而不是僅限于對世相背后丑惡及尖銳矛盾的揭露,更是對人性真善美激昂的深化。讀《月亮花開》這本書,本人覺得最大的感覺就是“真實”。這種“真實”不是說作者寫的能與現(xiàn)實中的煤礦某人某事一一對應,而是對煤礦生活的一種細致入微的觀察后,用細膩的筆觸、藝術的手法給讀者展現(xiàn)出一副活生生的煤礦生活女性生態(tài)畫卷,不偏不倚。 讀完此書,我被這樣一群生活在煤礦最底層女性深深地感動著,才算真正認識煤礦最基層的生活;讀完此書,才能真正解煤礦女性內心世界。讀這部小說,最大的感受是“似曾相識”。里面的人物、事件,仿佛就在身邊。盡管不同時期,不是完全相同,但這種相似度也足令人驚奇,共鳴感也不斷撞擊著心靈。 王金星老師社會世態(tài)洞察力極強,他是從煤礦最基層的采煤工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一位副教授和記者、作家。他對社會世事變遷觀察透徹,以獨具匠心的視角,讓《月亮花開》這部小說以藝術的形式再現(xiàn)了那段歷史。這本書是反映煤礦女性人生軌跡題材的小說,她與一般的小說截然不同,可能是緣于筆者與金星老師是從一個煤礦礦井走出來的吧,“平峒”這個字眼給我太熟悉的真實感受。也見證著我在平峒工區(qū)工作生活兩年的煤礦生活寫照。文字給人最深的感覺是“真實”。書中的人物、事件,仿佛就在我們身邊。讀來尤為親切溫馨。 老實說,在當今市場機會主義的功利氛圍中,有的文學作品也掉進錢眼里,沾滿了銅臭。特別是那些急近利的浮躁之作,本人實在不敢恭維。愚以為,如果這種情形繼續(xù)下去,勢必釀成普遍的、低級趣味的“庸俗文學”,并且,會泛濫成災?!对铝粱ㄩ_》,這是一部開顯人道主義與社會道德理性的力作。因為,她代表了中國煤礦當代小說的發(fā)展主流和方向。金星老師花上數(shù)年時間,潛心創(chuàng)作的這部長達20萬字的長篇小說《月亮花開》,使我看到當代煤礦文學藝苑的陽光,心里充滿曙光與希冀。 一幅極具可看性的世俗風情畫。從小說的每一個人物身上,都可看到你、我、他的影子,這些影子集聚在一起,讓我們能看到身處于這些形形色色顯規(guī)則、潛規(guī)則中自身的無奈、糾結、掙扎。 這部長篇小說《月亮花開》讀下去不忍釋手,很寫實,有情懷,情節(jié)更是生動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