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精品一级影院在线播放,真实强奷在线中文

  • <dfn id="by97i"></dfn>

  • <output id="by97i"></output>

    ?
     首  頁  總攬  寫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規(guī)  技術論文  礦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價行情  在線投稿  | 西北站  華中站 | 特約通訊員檔案

    蔡進步:珍藏了31年的“特約通訊員證”(隨筆)

    煤炭資訊網 2025/3/20 22:46:14    寫作

      在我家的書櫥里,有一個我保存了整整31年的“特約通訊員證”,這是31年前蕭縣人民廣播電臺編輯王于霞給我辦理的一個新聞采訪證件。



      1994年,我初中畢業(yè)后沒考上高中,便在家里幫著父母種地。兩個月后,我迷上了新聞寫作。當時,我所在的蕭縣莊里鄉(xiāng)政府廣播站開設了一檔新聞節(jié)目“莊里新聞”,經常播出本鄉(xiāng)新聞寫作者的新聞稿,聽了一段時間后,喜歡寫作文的我不禁躍躍欲試。

      我知道莊里鄉(xiāng)有幾個新聞寫作高手,像西黃莊村的孫明華和朱永杰、南崗村的張鵬、陶墟村的王中華和賀天成,他們都在《拂曉報》和蕭縣人民廣播電臺發(fā)表過新聞稿件。孫明華和朱永杰還在《安徽日報》上發(fā)表過新聞稿。孫明華更牛,竟然在《遼寧青年》上發(fā)表過詩歌,在《鴨綠江》上發(fā)表過小小說。

      那時,我還沒有勇氣向《拂曉報》和蕭縣人民廣播電臺投稿,卻很積極地向莊里鄉(xiāng)廣播站投稿。每次在村中的大喇叭里聽到鄉(xiāng)廣播站播音員陳輝聲情并茂地播出我寫的新聞稿,我都熱血沸騰。陳輝還把我的稿子向蕭縣人民廣播電臺推薦,時間長了,我的稿子經常在縣電臺播出。

      時隔不久,蕭縣人民廣播電臺編輯王于霞通知我?guī)б粡堈掌诫娕_,說要給我辦理蕭縣人民廣播電臺的“特約通訊員證”,以方便我采訪時用。我不禁心花怒放,簡直有點“漫卷詩書喜欲狂”了。

      兩天后,我?guī)е粡埡诎渍掌?,坐車趕到四十里外的蕭縣縣城,虔誠地走進蕭縣人民廣播電臺辦公大樓,見到了我敬仰的王于霞編輯。我原以為王于霞是個女的,誰知見面了才知道是個男的。見我一臉驚訝,王于霞編輯笑著說:“你是不是一直認為我是個女同志?”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的,我一直認為你是女的呢!”

      王于霞哈哈大笑:“前不久我到省城合肥參加新聞寫作培訓班,等我去找自己住宿的房間時,才發(fā)現工作人員竟然把我安排跟兩個女同志住一個房間,你說可笑不?”

      我忍俊不禁,呵呵笑了起來。

      王于霞鼓勵我:“你很勤奮,文筆也不錯,以后一定要好好寫,在給縣電臺投稿的同時,也要給《拂曉報》和《安徽日報》投稿!”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時那刻,我很感激王于霞老師。后來,我有不少新聞稿陸續(xù)在《拂曉報》《安徽青年報》《安徽法制報》《安徽日報》等報紙上發(fā)表。

      2000年9月,我離開家鄉(xiāng)蕭縣莊里鄉(xiāng)小蔡莊,到了淮北桃園煤礦,成了一名煤礦工人。煤礦井下苦臟累險,水、火、瓦斯、頂板、粉塵五大自然災害時時威脅著每一位礦工的生命安全。在井下采煤工作面,我和工友們每個班都揮汗如雨,渾身沾滿了煤灰。無論多累,我上窯后都堅持把井下的所見所聞寫成新聞稿。我的新聞稿在礦廣播站播出后不久,工友們就送給我一個“秀才”的美譽。

      一年后,我結了婚,又在桃園煤礦工人村買了房子。我知道,自從我走進桃園煤礦的那一天起,蕭縣人民廣播電臺的“特約通訊員證”便作廢了,這個證件上寫得清清楚楚,持證者一旦離開原單位,必須上交證件。我之所以沒交上這個證件,是想留個念想。

      走進桃園煤礦后,我的新聞稿件《爐渣下井》《采煤工喜領“底煤錢”》《礦工上了“人民日報”》《會議室里的“全家福”》等,先后發(fā)表在《淮北礦工報》《淮北日報》《中國煤炭報》等報刊上。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在井下采煤一線飽嘗了5年艱辛后,于2005年調到地面,在單位專門從事新聞寫作。每每在寫作上遇到困難想打退堂鼓時,我便拿出那個早已作廢的“特約通訊員證”,耳邊仿佛響起王于霞老師的叮囑之聲。于是,我又鼓足了勇氣。2008年,我迷上了寫小小說,先后在《陽光》《小說月刊》《微型小說選刊》《天池小小說》《小小說大世界》《喜劇世界》《百花園》《中國煤炭報》《安徽日報》《羊城晚報》《安徽工人日報》《湖南工人報》《河南工人日報》《牡丹晚報》《昆山日報》《亳州晚報》《淮北礦工報》等報刊雜志發(fā)表小小說三百多篇,并加入了中國煤礦作家協會、安徽省作家協會、淮北市作家協會和宿州市作家協會。同時,我擔任了淮北市烈山區(qū)作家協會副主席,并被中國煤炭新聞網聘為“記者”。

      2011年底,我調到了袁店一井煤礦,該礦隸屬于淮北礦業(yè)集團,礦井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五溝鎮(zhèn)境內,于2007年6月開工建設,2011年5月實現聯合試運轉。礦井資源條件好,儲量豐富,建設條件優(yōu)越,是臨渙礦區(qū)規(guī)劃建設的10對礦井中的一對大型礦井,生產核定能力為180萬噸,為“兩淮”基地骨干礦井之一,是安徽省“861”行動計劃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國家鼓勵建設的大型現代化礦井。袁店一礦離宿州市和淮北市的距離都在50公里以外,新區(qū)礦井沒有工人村,干部職工都住在宿舍里,因為住宿舍,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寫新聞、寫小說散文。

      這31年中,我先后在《半月談》《工人日報》《農民日報》《中國煤炭報》《中國應急管理報》《中國水利報》《當代礦工》《安徽日報》等報刊雜志發(fā)表新聞稿件一千多篇。我知道,我之所以能一直保持著對新聞寫作的熱情,跟這個“特約通訊員證”和為我辦證的王于霞老師有很大的關系。

      “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不管以后遇到多大的困難,我都不會放棄新聞寫作。我將永遠珍藏這個“特約通訊員證”,并把她作為我新聞寫作的助力器和指南針。


    本網記者:安徽淮北礦業(yè)集團袁店一礦 蔡進步      編 輯:一鳴
    ?


    總編輯:李光榮    副總編:韓一凡  顧問:王成祥、王金星   主編:歐陽宏  編輯:楊建華(網站監(jiān)督)、黃永維、曹田升、陳茂春
    備案序號:渝ICP備17008517號-1|渝公網安備50010702502224號
    電話:(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資訊網原中國煤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