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茹:用生命赴使命 | |||
煤炭資訊網(wǎng) | 2025/4/10 16:02:14 小說、故事、雜文 | ||
夕陽的余暉透過玻璃,我窩在灑滿陽光的沙發(fā)上,手中的遙控器切換著電視頻道。忽然,央視一臺播放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吸引了我的目光。屏幕里,中國人民志愿軍沖鋒陷陣、英勇無畏的身姿,讓我想起了我的小爺爺——革命先烈李長安。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激昂的旋律在耳邊響起,瞬間將我拉進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黨中央發(fā)出“全國人民團結(jié)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任何挑釁”的號召,這聲音如同一把火炬,點燃了無數(shù)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在河南省淅川縣倉房鄉(xiāng)李營村,年僅18歲的小爺爺,聽到這個消息后,內(nèi)心的熱血瞬間沸騰起來,他毫不猶豫找到老太爺,堅定地說要去參軍。雖然老太爺心中滿是擔憂與不舍,但他知道,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最終,小爺爺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隨軍南下。 1951年6月,小爺爺所在的部隊編入中國人民志愿軍二十兵團,入朝抗美作戰(zhàn)。在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的戰(zhàn)役情節(jié)中,我仿佛能看到小爺爺和志愿軍戰(zhàn)士們一起,身著單薄的棉衣,背著簡單的行囊,義無反顧地踏上那片戰(zhàn)火紛飛的土地。在冰天雪地中,他們吃著干澀發(fā)霉的硬饅頭,喝著冰冷刺骨的雪水。手中握著的是一把把陳舊的步槍,肩上扛著的是祖國與人民的重托,眼中透著的是堅定無畏的勇氣和決心。 中國人民志愿軍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卓越的戰(zhàn)術(shù),多次以少勝多,成功突破敵人的多個要害防線。小爺爺因作戰(zhàn)英勇、指揮有方,被提升為志愿軍某部四連班長。此后,他帶領(lǐng)著戰(zhàn)友們,一次次擊退敵人的進攻,在戰(zhàn)場上立下赫赫戰(zhàn)功,不久便被提拔為副排長。 1953年7月13日,抗美援朝最后一場戰(zhàn)役,也是規(guī)模最大的陣地攻堅戰(zhàn)——金城戰(zhàn)役爆發(fā)。歷時15天的金城戰(zhàn)役,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突破敵4個師防守的寬達25公里的堅固陣地,向南擴展陣地140多平方公里,將戰(zhàn)線拉直,斃傷俘敵5.2萬余人,有力地促成了與侵朝“聯(lián)合國軍”停戰(zhàn)的目的。7月17日,小爺爺在戰(zhàn)斗中帶領(lǐng)全排沖鋒時,被敵軍炮彈擊中,壯烈犧牲。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浴血奮戰(zhàn)的21歲。 家里人得知小爺爺入朝抗戰(zhàn)的消息后,老太爺經(jīng)常坐在院子里,望著天空發(fā)呆,眼中滿是對小兒子的牽掛,時常暗自落淚。爺爺整日憂心忡忡,每天都會站在村口,望著遠方,期盼著弟弟能夠平安歸來。然而,他們等來的卻是小爺爺?shù)倪z物和烈士證書。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1992年,小爺爺犧牲40年后,我的父親繼承了小爺爺?shù)倪z志,毅然決然地選擇參軍入伍。在送別父親的那天,爺爺站在車前,看著身著軍裝、英姿颯爽的父親,眼中滿是欣慰與自豪。我想,那一刻,爺爺?shù)哪X海中一定浮現(xiàn)出了四十年前,那個同樣熱血沸騰、吵著要去參軍打仗的小兒郎。 2010年6月,爺爺因疾病離開了我們。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他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小爺爺。他常常念叨著小爺爺?shù)拿?,眼中滿是思念與遺憾。他臨終前特別囑咐父親:“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把你小叔接回家......” 2013年4月,義馬市人民政府修建青龍山烈士陵園,為革命先烈修墓建碑,小爺爺?shù)囊鹿谮1话卜旁谀贡?,以此為紀念。雖然小爺爺永遠留在了那片他奮戰(zhàn)的土地上,但他的名字被篆刻在了義馬市烈士陵園的紀念碑上,供后人瞻仰緬懷。 今年清明節(jié),我和父親前往烈士陵園看望小爺爺,父親用紙巾擦拭著墓碑,講述著小爺爺?shù)墓适?。我決心用自己的方式,接過傳承的接力棒,講述這段革命故事,讓紅色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我的小爺爺——革命先烈李長安,他用生命鑄就的精神豐碑,將永遠矗立在我的心間。激勵著我,要銘記先輩的奮斗,珍視如今來之不易的安寧,鞭策著我,在新時代的征程上,要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