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少毅:家鄉(xiāng)的青山古會 故鄉(xiāng)的歲月情長 | |||
煤炭資訊網(wǎng) | 2025/4/18 8:59:59 散文 | ||
今年的清明節(jié)假期,恰逢我們村農(nóng)歷三月初十的廟會。父親早早地打來電話,語氣里滿是激動與期待,邀請我們回家逛廟會、看大戲。那一刻,我仿佛聽到了故鄉(xiāng)的呼喚,感受到了那份久違的熱鬧與親切。 清明節(jié)當天,沐浴著晨曦驅(qū)車踏上歸途,車輪碾過蜿蜒的秦嶺余脈,周至翠峰鎮(zhèn)官村的輪廓漸次清晰,回家看到站在門口張望的父親既溫暖又心疼。在給公公婆婆、母親上完墳祭祀一畢,秦腔的高亢唱腔便引著我們來到村委會前的廣場。臺上正演到《白逼宮》的高潮,漢獻帝的苦音腔穿云裂石,將喪子之痛唱得蕩氣回腸。臺下人頭攢動,有拄著拐杖的白發(fā)老者,也有騎在父親肩頭的垂髫小兒。賣涼粉的攤主手腕翻飛,蕎麥面的醇香混著油潑辣子的辛香在空氣中纏綿。一筷子涼粉入口,四十年的光陰就在舌尖化開了。 隨著熙熙攘攘的逛會人流,陪著父親在戲臺下轉(zhuǎn)悠,耳畔傳來商販婉轉(zhuǎn)洪亮的吆喝叫賣聲,美食攤位上煎炸烹調(diào)飄出來的誘人香味讓人直咽口水,父親興致勃勃地說著廟會的籌備過程,今年邀請的戲班子如何唱功扎實賣力,價錢還不貴,夸耀我們官村的能人會辦事……我愜意地聽著、看著、走著,一切都是那樣的熟悉親切!那樣的質(zhì)樸純真!那樣的令我回味無窮…… 恍惚間我的思緒又回到八十年代的廟會。那時的三月是童年的蜜糖罐——學校因戲停課的驚喜,母親塞進口袋的兩毛錢,還有露天電影幕布上跳動的光斑,連晚風都裹著爆米花的焦香,整個村子都沉浸在難得的歡騰里。十里八鄉(xiāng)的人都來趕會,我們攥著幾角零錢,像小魚兒般在人群里鉆來鉆去。 暮色漫過秦嶺時,戲臺南北分野成兩個世界。北面的全本戲是父母輩的圣殿,燈光漫過蟒袍玉帶,照得戲服上的金線都在流淌。人群如漲潮的海,圍墻樹梢皆作看臺。戲一開唱,臺下黑壓壓的人群時而屏息,時而喝彩。偶爾因名角登場掀起的推搡聲,總被青壯漢子的長鞭吆喝撫平。南面的電影場則是孩童的銀河,放映機的光束掃過仰起的小臉,幕布正反兩面的孩子擠作一團,連星星都成了銀幕外的配角。 四十載光陰把土路碾成水泥路,土坯房站成小洋樓,唯有廟會的秦腔聲始終滾燙。重讀《陜西通志》,方知這場千年盛會的根脈:索仙娘娘跨白馬避婚,于青山結(jié)草為庵,施茶救孤的傳說,在唐武德年間得秦王敕封,明嘉靖時化作山頂?shù)纳衽?。后立三月古會,焚香求嗣,保佑人人平安、村堡繁榮、德福萬年,青山古會代代相傳。翠峰鎮(zhèn)十二村的香火氣里,藏著中華民族最樸素的濟世情懷。 站在索仙神女祠前,觸摸這座融合了傳統(tǒng)藝術(shù)和民間信仰文化的建筑,不禁令人肅然起敬。娘娘像前青煙裊裊,那雙慈悲的眼看過千年風雨,也凝視著今日廟會的熱鬧。涼粉攤的竹篾簸箕依舊吱呀搖晃,戲臺上的帝王將相換了新妝,唯有秦腔聲里的仁義禮智信,在槐花香中代代相傳。當暮色再次漫過青山,我知道,這場與故鄉(xiāng)的約定,早已寫進血脈深處。 一座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神女祠,一段美麗的傳說故事綿延至今,今天人們敬仰索仙神女,尊俸神明,是為了將憐弱恤孤、扶危濟困,心系蒼生、慈悲為懷的高尚品德發(fā)揚光大;是為了賡續(xù)傳承中華民族勤勞智慧、勇敢堅強、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的寶貴精神。瀏覽祠內(nèi)的文獻資料,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自豪和力量,再一次深刻感悟了“文化自信”的內(nèi)涵與深遠意義!那是一個有著泱泱五千年文明大國的恢宏氣魄和深厚底蘊,那是每一個華夏兒女充盈胸中的底氣與豪氣。 啊!我美麗的家鄉(xiāng),盩(周)山厔(至)水,九口十八峪,是您的地理文化標簽和名片。??!心懷大愛,善良智慧的索姑娘娘,您是家鄉(xiāng)源遠流長文化中浪漫主義濃墨重彩的一筆。??!魂牽夢繞的青山古會,明年三月,我們一定還會在秦腔的韻律里再次相約,續(xù)寫這份屬于故鄉(xiāng)的歲月情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