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陜北沙柳——黃土地上的綠色脊梁 | |||
煤炭資訊網(wǎng) | 2025/4/26 8:01:52 散文 | ||
在陜北那片廣袤無垠、雄渾壯闊的黃土地上,風沙曾經(jīng)是主宰一切的王者??耧L裹挾著黃沙,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而來,天地被一片昏黃所籠罩,日月無光,萬物失色。沙丘如猙獰的巨獸,肆意地吞噬著村莊、農(nóng)田和道路,人們在這無情的風沙肆虐下,艱難地求存,生活充滿了苦難與艱辛。 然而,在這看似絕望的絕境之中,有一種植物挺身而出,以堅韌不拔的姿態(tài)與風沙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抗爭,它就是沙柳。沙柳,這種平凡而又偉大的植物,在陜北高原和鄂爾多斯高原上極為普遍,它們一叢叢、一簇簇,像是忠誠的衛(wèi)士,扎根于沙丘之上,守護著這片土地。 初次見到沙柳,是在一個狂風呼嘯的春日。我踏上陜北這片土地,本以為迎接我的會是一片死寂的荒漠,然而,當那一抹抹倔強的綠色映入眼簾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沙柳的身姿并不高大挺拔,它們的枝干纖細而柔韌,在狂風中劇烈地搖曳著,卻始終屹立不倒。那細長的葉子,像是綠色的絲線,在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低聲訴說著與風沙斗爭的故事。 沙柳的生命力堪稱頑強。它對生存環(huán)境從不挑剔,只要有一片沙地,它就能深深扎根。它的根系異常發(fā)達,如同一張緊密的大網(wǎng),向四周和地下延伸。有的根系甚至能深入地下十幾米,緊緊地抓住沙粒,固定沙丘。在干旱少雨的陜北,沙柳憑借著這強大的根系,從深深的地下汲取水分,頑強地生存下來。無論風沙如何狂暴,無論烈日如何炙烤,它都能堅守陣地,毫不退縮。 陜北的春天總是來得有些遲緩,當大地還未完全從沉睡中蘇醒,沙柳便早早地煥發(fā)出了生機。嫩綠的新芽從枝干上冒出來,給這片枯黃的土地帶來了第一抹希望的色彩。隨著氣溫的升高,沙柳迅速生長,枝葉變得更加繁茂。到了夏天,沙柳就像是一把把綠色的大傘,為沙丘投下一片片陰涼。那些細長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翠綠的光芒,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秋天,是沙柳展現(xiàn)另一種魅力的季節(jié)。它的葉子漸漸變成金黃色,在秋風中搖曳生姿。遠遠望去,沙丘上的沙柳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與周圍的黃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時的沙柳,雖然少了幾分夏日的蔥郁,但卻多了一份成熟與穩(wěn)重,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而到了冬天,沙柳則要經(jīng)受更為嚴峻的考驗。寒風如刀,割在沙柳的枝干上,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將沙柳掩埋。然而,沙柳并沒有被這嚴寒所嚇倒。在厚厚的積雪下,它的根系依然在默默生長,積蓄著力量,等待著來年春天的再次綻放。 在陜北,沙柳不僅僅是一種防風固沙、綠化沙漠的植物,它更是陜北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在過去,陜北人民的生活條件艱苦,沙柳為他們提供了許多生活的便利。沙柳的枝條柔韌性強,是編制各種用具的好材料。心靈手巧的陜北婦女,用沙柳編制成筐、籃、簍等日常用品,這些器具不僅實用,而且美觀。它們見證了陜北人民的勤勞與智慧,也成為了陜北民間手工藝的代表之一。 記得在一個陜北的小村莊里,我拜訪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她的家中擺放著各種各樣用沙柳編制的器具,每一件都精致無比。老奶奶熱情地向我展示她的編制技藝,她的雙手雖然布滿了老繭和皺紋,但卻靈活自如。她一邊編制,一邊給我講述著過去的故事。在那些艱苦的歲月里,這些沙柳編制的器具陪伴著他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它們是生活的工具,也是情感的寄托。 除了在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沙柳在陜北的民間藝術中也有著獨特的地位。陜北的剪紙藝術聞名遐邇,而沙柳常常成為剪紙的重要題材。藝人們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在紅紙上剪出栩栩如生的沙柳圖案,或單獨成畫,或與其他元素組合,表達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沙柳的贊美之情。這些剪紙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是陜北人民精神世界的生動寫照。 在陜北的信天游中,也常常能聽到沙柳的名字。那些質(zhì)樸而深情的歌詞,將沙柳與陜北人民的生活、情感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沙柳那個綠來黃河那個黃,陜北的漢子喲把那沙海闖……”信天游的旋律在黃土高原上回蕩,訴說著沙柳的堅韌,也訴說著陜北人民的豪情壯志。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陜北人民對沙柳的利用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如今,沙柳不僅在生態(tài)建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還成為了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的寶貴資源。一些企業(yè)利用沙柳開發(fā)出了新型的環(huán)保材料,如沙柳纖維板材等。這些產(chǎn)品既環(huán)保又耐用,受到了市場的廣泛歡迎。同時,以沙柳為主題的生態(tài)旅游也逐漸興起,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感受陜北的獨特風光和沙柳的魅力。 在這一系列的發(fā)展變化中,沙柳依然堅守著自己的使命。它默默地在沙漠邊緣生長,為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它見證了陜北從滿目瘡痍到綠意盎然的轉(zhuǎn)變,也見證了陜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站在陜北的沙丘上,望著那無邊無際的沙柳林,我心中感慨萬千。沙柳,這黃土地上的綠色脊梁,它以自己的堅韌和奉獻,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它是大自然賦予陜北的寶貴財富,也是陜北人民精神的象征。在未來的日子里,希望沙柳能夠繼續(xù)在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與陜北人民一起,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